从创业者到村支书爱,就是陪伴你一辈子大地图画纸水淹凼村的千年银杏吼起秧歌薅端阳
第013版:两江潮副刊
上一版 下一版 
从创业者到村支书
爱,就是陪伴你一辈子
大地图画纸
水淹凼村的千年银杏
吼起秧歌薅端阳
    
 
重庆日报 | 重庆日报农村版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1 年 06 月 16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水淹凼村的千年银杏

周玉祥

  “到了。”皮卡车驶离茶涪路,在乡村公路上颠簸了十多分钟后,镇文化服务中心的王老师说。

  这里属于巴南区麻柳嘴镇水淹凼村,我们造访的地方以前没有名字,后来因了这棵千年银杏,被叫做白果湾。王老师带着我们往公路一侧的坡下走,走了大概两百米,来到一处正在修建农房的工地旁,“看!”我们顺着王老师手指的方向看去,一棵高大的银杏树出现在视野里。

  真是一棵大树。大概有三十多米高,树干直径六七米,至少四人才能合抱。树身上寄生着一丛丛绿油油的石崖姜。主干往上两三米,分为三大主枝,每一枝上又伸出许多旁枝,单独开来,都是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

  一个五十多岁的男子从工地上走下来。王老师介绍说,他就是在建农房的主人,杨大哥。杨家祖祖辈辈居住在这里。他的祖上曾经住在银杏树下面,那里有一个天然水凼,两百多年前,那个水凼连同附近的另两个水凼忽然往外冒水,很快形成三个又深又阔的湖——这就是水淹凼名字的来历。后来,由于修路、采矿等原因,三个湖泊都差不多枯竭了。小时候,杨大哥和堂兄弟姐妹们,天天在这棵大树上爬上爬下,树上哪里有个疤、哪里有个洞,一清二楚。他的爷爷,以及爷爷的爷爷,没人能说清这棵树是哪年种的。只是,一代代的老人都有一个共同的感受:从小看到这棵树就这个样子,自己老了,再看这棵树还是这个样子。

  据考证,这是一棵千年古银杏。它该目睹过多少悲欢离合,见证过多少美好与不堪。

  杨大哥指着树干上一些黯黑处告诉我们,那是被人砍伤的。听说银杏树皮可入药,有人带了斧子来劈。好在杨家祖祖辈辈都爱这棵树,谁打这棵树的主意就跟谁拼命。人祸躲过了,天灾难以避免。银杏树本来还有一根粗壮的枝干,两三人才能合抱,长在离地不到一米的主干上,某年刮大风,硬生生把这根最大的枝干吹断了,倒在杨家的地坝上。后来被集体分给几家人,打了好多副棺材。

  银杏成熟的季节,远远近近的人都来树下拣白果。这种野生银杏树结的果子,个头比市面上的良种白果大,口感也好得多。近些年,政府越来越重视古树的保护,这棵银杏树,就被挂上“古树名木保护牌”,有专属的二维码,谁破坏要被追究法律责任。杨大哥更担心的是银杏树的健康。

  杨大哥带我们去看在建的新房子,是他和几位堂兄弟共同修建的,房子连成长长一排,才修到一半。他说,在外打了几十年工,如今回来安安稳稳过日子了。党的政策好,回家不愁生计,子侄辈都在重庆城打工,迟早是要回来的——这么好的地方能不回来吗?咫尺之遥的木鱼山,造就了这里湿润温和的气候,适合树木生长,也适合人居住,长寿老人随处可见,有个地方因为出了老寿星被呼作“百岁堡”。

  这些年,杨大哥挑选古银杏树枝条,通过高枝压条,培育出了几十棵银杏树,这项工作还在继续。在他家门前的鱼塘下面,我看到了一大片银杏树,大的海碗粗,小的茶杯细,排列得整整齐齐。他想用这种方式,保证千年银杏树的生命绵延不绝。“等房子修好了,我要把这棵树好好保护起来,把它下面的堡坎加固,把离它太近的其它树子通通搬走。”

  我们都建议他开家农家乐,连名字都是现成的:千年银杏农家乐。他笑笑说,可以考虑。

  我期待他的农家乐开起来,也希望再次拜访这棵千年银杏树。如果再来,我想,那一定是秋季——满树金碧辉煌的时节。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