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推进城市生态修复、功能完善工程。这是党中央站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高度,对进一步提升城市发展质量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城市更新是城市治理现代化的一道新题,既关乎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也是城市转型发展中必须答好的时代之问。重庆市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出,要实施城市更新行动。中央有部署、市委有安排、两江有行动。两江新区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探寻城市治理与城市更新可持续发展的规律,坚持把人民群众宜居安居放在首位,积极探索城市更新与基层治理新路径,真正实现城市高质量发展,服务好全市城市发展大局,努力成为重庆彰显山水之城、美丽之地的示范窗口。
进一步谱写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新篇章。当前我国城市建设发展正在从以外延扩张为主逐步转向以内涵提升为主、从大规模的增量建设转向存量更新和增量调整并重的新阶段。推进城市更新,是实现城市高质量发展、打造高品质生活的客观要求。两江新区将按照市委、市政府统一安排部署,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践行新发展理念,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走出一条内涵集约式高质量发展的城市建设路径。积极转变城市发展方式,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贯穿实施到两江新区城市更新行动的全过程和各方面。充分发挥好理论支撑、智力支持的作用,高标准做好规划、建设、管理各项工作,注重功能配套,推进产城景融合,保护好生态本底,运用好智能化要素,塑造好城市风貌,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助推两江新区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之路越走越宽。
进一步点燃创新基层党建新引擎。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推动老旧小区改造,不仅是一项发展工程,还是一项在党的领导下加强社会治理的夯基工程,更是一项将党的建设延伸到基层的系统工程。以邢家桥社区改造为例,以谢兰同志为代表的党员干部,持续作战、不计得失、全力以赴投入到工作中,让群众切身感受到了党的温暖和党组织的力量,从而积极主动参与到改造工作中去,成为了以初心获民心强有力的证明。两江新区将持续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将城市更新作为党员践行初心使命的主战场,推动基层党建提质增效。始终把提升城市品质、满足群众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摆在两江新区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发挥各自能力优势,更加紧密地联系群众,激发基层党建的内生动力、创新活力。
进一步绘就群众共建共治共享新画卷。民心是最大的政治,人和街道邢家桥社区在安置房改造过程中,真正实现了问情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绩于民,让社区管理者、建设者、群众都置身同一话语层面,充分激发了基层强大的首创精神和实践智慧,为“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做了最生动的注解,同时也在群策群力中找到了创新基层治理的发力点。我们将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形成政府和群众协调协同、同心同向的良好互动。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着力解决城市发展过程中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城市生活的向往。同时,充分发挥重庆日报(两江新区)理论调研基地的平台优势,组织更多的专家学者,深入两江新区实地走访,将好的经验做法上升为优秀理论成果,指导基层社会治理实践,一同绘就基层治理的和谐画卷。
进一步构建现代化城市建设新范例。城市更新,不是简单的拆旧建新,更是一种有机的生长。近年来,两江新区坚持保护好“一半山水一半城”的生态本底,打造生态人文智慧新区,充分彰显城市的经济品质、人文品质、生态品质、生活品质,城市建设实现了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文化的和谐共处。我们将继续着眼于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加快建设国际化绿色化智能化人文化现代城市样板。以重庆日报(两江新区)理论调研基地建设为契机,充分发挥专家学者全局规划、理论谋划、美学参考的优势,积极出谋划策,将两江新区打造成为城市空间构造与人文美学传承相得益彰、钢筋水泥与花草树木相互映衬的城市建设典范。
(作者系两江新区党工委副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