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钱花在哪 今年钱怎么花减“证”放权 让各类奇葩证明尽早消失大力推动巴蜀石窟保护利用融合发展重庆应设立智能测评装备重大专项消费者容易“少看一眼” 监管部门应“多看一眼”规范“共享用工”新业态促进就业增效“智慧名城”建设要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
第008版:开启新征程 续写新篇章 2021重庆两会特别报道
上一版 下一版 
去年钱花在哪 今年钱怎么花
减“证”放权 让各类奇葩证明尽早消失
大力推动巴蜀石窟保护利用融合发展
重庆应设立智能测评装备重大专项
消费者容易“少看一眼” 监管部门应“多看一眼”
规范“共享用工”新业态促进就业增效
“智慧名城”建设要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
    
 
重庆日报 | 重庆日报农村版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1 年 01 月 25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两会声音
市政协委员李生龙:
规范“共享用工”新业态促进就业增效

  本报讯 (记者 黄乔)“随着社会发展和经济转型,‘共享用工’将从企业之间自发的劳动力调配方式,发展成为常态化的用工模式。”在今年两会上,市政协委员、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副院长李生龙提交提案,呼吁助力这一新型灵活用工模式规范有序发展,引导共享用工在“共享、公用、共赢”方面发挥大作用。

  “共享用工”有效发挥了市场对劳动要素的配置作用,但囿于立法保障、政策支持跟进不到位等因素,“共享用工”也存在法律规范滞后制约发展、劳动者权益保障存在风险、政府监管方式有待完善等问题。

  李生龙建议,首先,应完善立法降低共享用工潜在风险。针对当前共享用工存在的法律风险加强规则供给,通过分析研究和类型化梳理实践中复杂多样的共享用工方式,重点从共享用工法律关系性质、劳动报酬支付、劳动关系解除、企业违法责任承担与合法权利维护等方面修改完善现有法律规定,理顺员工输出企业、输入企业、劳动者三方的权利义务关系,帮助用工企业与劳动者防范风险,引导共享用工规范发展。

  其次,强化监管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以提高劳动力市场灵活度和就业市场稳定性为原则,完善对新业态的包容审慎监管措施,培育就业新增长点。适时出台贴合共享用工模式的监管规范,优化监管的审核流程,引导企业有序、规范、常态开展用工,充分释放共享用工在劳动力互助、技能互补、智慧共享等方面的制度红利。针对共享用工重点领域,从政策层面推出奖补政策激活发展动能,拓展行业发展空间,切实发挥共享用工保障就业的蓄水池作用。

  第三,规范平台建设增进信息共享。共享用工的出发点是为解决各行业劳动力不均衡的问题,依托数字技术实现平台化发展是其未来趋势。实践中已有互联网企业专门设立用工信息平台,为闲置劳动者和有用工需求企业提供对接服务。为此,建议相关职能部门大力引导和释放平台数字经济效能,通过信息聚合、数据共享、搜索求职、精确匹配等功能,做到用工岗位信息及时公开,促成供求双方快速精准匹配,助力个人就业充分、共享用工市场繁荣、企业降本增效、经济社会规范有序高质量发展。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