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钱花在哪 今年钱怎么花减“证”放权 让各类奇葩证明尽早消失大力推动巴蜀石窟保护利用融合发展重庆应设立智能测评装备重大专项消费者容易“少看一眼” 监管部门应“多看一眼”规范“共享用工”新业态促进就业增效“智慧名城”建设要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
第008版:开启新征程 续写新篇章 2021重庆两会特别报道
上一版 下一版 
去年钱花在哪 今年钱怎么花
减“证”放权 让各类奇葩证明尽早消失
大力推动巴蜀石窟保护利用融合发展
重庆应设立智能测评装备重大专项
消费者容易“少看一眼” 监管部门应“多看一眼”
规范“共享用工”新业态促进就业增效
“智慧名城”建设要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
    
 
重庆日报 | 重庆日报农村版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1 年 01 月 25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两会声音
市人大代表李佳:
减“证”放权 让各类奇葩证明尽早消失

  本报讯 (记者 王亚同)“奇葩证明”“循环证明”“重复证明”……让群众烦恼不已的一些证明事项,各地正在加紧清理,近期,国家全面部署了证明事项和涉企经营许可事项告知承诺制,我市也在全力推进此项改革。对此,市人大代表,民进长寿区委会副主委、长寿区司法局局长李佳建议,在全面推行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中,要进一步配套细化“减”证放权举措,提高部门之间信息核查融通效率,让各种奇葩证明尽早消失,让群众、企业办事少跑路。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推行证明事项和涉企经营许可事项告知承诺制,提升‘渝快办’‘渝快政’效能。”李佳说,报告将其纳入重点领域改革,正是对接发展所需、基层所盼、民心所向的有力举措。

  为进一步提升政务服务质量和水平,持续营造优质高效的营商环境,李佳建议我市在全面推行证明事项和涉企经营许可事项告知承诺制过程中,还应适时调整地方性法规,完善告知失信惩戒、高效纠错机制,打破部门信息壁垒,让数据在部门之间紧密融通。

  对那些经地方法规设定的证明事项,该减的尽量减、尽最大可能取消;同时,还要梳理完善证明事项清单,让老百姓心中有数、有预期。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