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化程度越来越高的社会,多数人都不得不成为一个“经济人”而置身繁复的经济生活。
作为一个普通公民,大到婚丧嫁娶、买车买房及装修设计,小到柴米油盐酱醋茶,学点审计知识,让自己有限的财力发挥最大效益,是极好的。
但对普通人而言,审计工作复杂而神秘,甚至令人望而生畏。读了《让数字说话:审计,就这么简单》一书,这样的畏惧或许会得到缓解。
书如其名,作者以生动流畅的文字“让数字说话”,把复杂的审计说得简单明白而有趣,确是一本普及经济素养的好书。
当然,要把专业书籍写得通俗易懂并非易事。作者既要有深厚的理论学养,又要储备丰富的实践经验,还得兼具相当的语言功夫。
显然,三名作者都具备这样的功夫。第一作者孙含晖,笔名金十七,从事审计工作十年,企业财务十年,先后任多家美国上市公司CFO,2013年度中国十大杰出CFO。第二作者王苏颖,清华大学硕士毕业,中国注册会计师,供职于全球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之一,拥有十余年从业经验。第三作者阎歌,中央财经大学硕士毕业,也是注册会计师,在会计师事务所工作十余年。他们本身即是审计领域行家,职场经验又丰富,所以能以大量案例生动引入并精准解读、形象剖析知识点。
“审计师职业、工作流程、审计重点以及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枯燥乏味的科目,在书中显得妙趣横生。比如说到“项目建议书”与“业务约定书”的区别,书中说,“项目建议书好比是你在谈恋爱时说的话,业务约定书是你结婚后打算做的事。结了婚,才发现双方不合适,婚姻的基础在于双方信任,现在,我们不能互相信任,只好离婚了。”
讲到审计师怎样练好检查内控系统的内功,书中就讲起了武侠小说:“张三丰大师跟着觉远和尚学九阳真经时,听过这么一句话:‘他强由他强,清风拂山冈;他横任他横,明月照大江。’审计师心中正确的内控认知要像山冈和大江一样坚定。”
对于“怎样测试每个科目的余额”,作者又在书里讲起了哲学故事:“亚里士多德发明分类学的精髓就是,直接对一堆水果进行分析是很困难的,你可以将水果分成苹果和橘子后再进行分析,可以将水果分成新鲜的和腐烂的之后再进行分析。”
读这样的书,即使内容再艰深,也觉得流畅亲切。作者在序言中说:“这本书写的是我自己对于审计的一些理解和想法,以及听到的和经历过的一些故事,写出来的目的就是为了跟大家聊一聊天。”
聊天,当然就要轻松,不能板着面孔说话。“什么是审计?审计就是查问题吗?”作者告诉读者,这可能是个误区。
作者先聊天说:“一般老百姓听到‘审计’这个词,可能最先联想到的,是一群穿着制服的人,紧张地翻看着一大堆资料在查问题。这其实不像是审计,更像是经济犯罪调查。老百姓之所以有这种联想,大概来自于将审计师称作‘经济警察’这一未必恰当的比喻。看过日剧《审计风云》的人,可能会以为审计师工作起来就是狂按计算器、一分一毫盘点现金、没日没夜翻凭证。”
但真实的审计情形究竟是不是这样的呢?作者聊天之余,也会严肃地“科普”:“审计可以分为政府审计、企业内部审计和注册会计师审计三类。政府审计,就是国家审计署做的事情,主要是检查各级政府机构和国有企业的收支情况。企业内部审计,则是企业内部设置的、检查内部各部门经营管理情况的一项职能。而注册会计师审计,也称独立审计。”
“审计是为了求真。”作者在书中告诉读者,以上三种审计并不都是以“查问题”为主的。
作者认为,审计其实就是一种必要的管理监督,终极目的是为了企业的发展。正是由于审计的出现,检验了“真”与“伪”,使得企业不至于偏离良性发展的正轨,从而越发展越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