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冬日纪事雪落都梁银装下的凉风村淡出生活的烘笼,不会淡出记忆酉阳冬雪入画境
第011版:两江潮副刊
上一版 下一版 
2021冬日纪事
雪落都梁
银装下的凉风村
淡出生活的烘笼,不会淡出记忆
酉阳冬雪入画境
    
 
重庆日报 | 重庆日报农村版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1 年 01 月 18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酉阳冬雪入画境

彭鑫

  今年的冬雪,来得更加地早,也来得更有气势。上月初就降下了初雪,之后,每隔一两周,就要下一场纷纷扬扬的大雪。每当这个时候,我就爱去山里、江边漫步。我发现,冬日雪天在酉阳漫步可要小心,因为随时可能“掉入”画境。

  县城边的金银山巍峨雄伟,青翠如玉。它的怀里,抱着个桃花源。雪后的桃花源美得让人不忍心多眨一次眼。今年雪大,它的意境更美:藏有一个秦汉魏晋的画境,和一个心海重回宁静的画境。

  步入大酉洞,水雾飘摇,清泉叮咚。前头是桃花源,有美池良田桑竹之属,一派秦汉魏晋风光;而身后是日新月异的现代城市。我们一会看洞外,一会看洞内;一会看城市之繁华,一会看桃源之清幽。边看边想,恍惚间,不知今夕是何年。

  再往里走,如果是站在避秦庄看雪,最好和恋人一起。两个人站在吊脚楼上,看那池中金鱼或是呆立,或是浅游。它们自由自在,令人心生安乐。当和爱情并肩而立时,鼻子、耳朵和心灵里会变得更聪敏,聪敏到到可以闻到枯草的气息,听到雪落的声音。

  要是徜徉在陶公祠看雪,那最好和喜欢宁静的那个自己一起。每个人有很多个自己。有的自己,喜欢明灯与淳酒;有的自己,喜欢淡菊与红茶,有的自己,喜欢鲜衣怒马、仗剑天涯。与喜欢宁静的那个自己看雪,就是看心灵中的透明的部分。此时,如果再拿一本《陶渊明集》,一会看雪,一会看诗,一会看那些历史上隐士的风采,此乐何极!

  几只山雀,在潜村的院子里,一跃一跃,叽叽喳喳。它们在啄食石板上的玉米。大雪天,鸟儿觅食不易,景区工作人员就给鸟儿们投食。这是一种大美,一种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的大美。

  山中看雪,无过于桃花源;而江边看雪,无过于龚滩古镇。我以为,今年的雪后龚滩,里面有一个唐宋的画境,一个乡愁的画境,一个童年的画境。

  寻一个寒夜前往龚滩。公路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大雪片片,漫天飞舞。找一家古色古香的客栈入住,门前的三角梅竟然还有数朵紫红的花朵。升起炭火,推开窗户,看着大雪落在瓦上,落在碧绿的乌江之中,落在自己的心里。这样的夜晚,应该会做一个与众不同的梦。

  一觉醒来,一张无边的白纱,罩住了整个龚滩。一座座吊脚楼,迎着风雪,立在乌江边,如同一个个高士“独钓寒江雪”。令人不由想起江南来,不由想起“欸乃一声山水绿”。

  瓦之青黛,雪之结白,墙之木黄,三者颜色的对比,令人感到一种莫名的宁静。晶莹剔透的冰花,使得古巷更加幽远。漫步窄而长的巷子中,到处银装素裹,玉树琼枝。举目所至,皆是晶莹,时间也仿佛晶莹起来了。

  眼睛和心灵饱餐了,也不能亏待肠胃。大冷的雪天,早上来一碗热气腾腾的绿豆粉,中午来一盘龚滩豆腐加一锅麻辣乌江鱼,晚上再来一桌羊肉火锅暖心暖胃。这样的一天,不香吗?

  在今年的酉阳冬雪画境里,我有了一个新的领悟:每次下雪不能辜负,每次朝阳升起不能辜负,每一个微笑不能辜负;这样我们的一年就活了365次,而不仅仅是365天。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