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全国征集参赛队伍帮老年人跨过“数字鸿沟”重庆广泛开展“宪法进企业”主题活动银保监会依法查处中国银行“原油宝”产品风险事件2020年度“感动重庆十大人物”社会公示投票须知祖祖辈辈缺水之地用上放心水困境中的破冰之举种下“脱贫草” 治污又致富公益广告
第003版:综合新闻
上一版 下一版 
面向全国征集参赛队伍
帮老年人跨过“数字鸿沟”
重庆广泛开展“宪法进企业”主题活动
银保监会依法查处中国银行“原油宝”产品风险事件
2020年度“感动重庆十大人物”社会公示投票须知
祖祖辈辈缺水之地用上放心水
困境中的破冰之举
种下“脱贫草” 治污又致富
公益广告
    
 
重庆日报 | 重庆日报农村版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0 年 12 月 06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种下“脱贫草” 治污又致富

  (上接1版)

  为验证香根草在高浓度氮磷富营养化水体中生长及适应情况,田军在村里养猪场的沼液净化池投放了香根草人工浮岛,同时在棕花村水库消落带区域种植了15株种苗进行存活实验。他每天都会去观察和记录香根草的生长情况和水质变化。

  本村投资者投资信心足

  不到两个月,地里的香根草就长到了齐腰高。田军把草割下,送到村里的养殖大户家中,让牛羊“试吃”。

  绿油油的香根草很快吸引了牛羊的注意,闻了一会儿后便开始咀嚼起来。

  同时,田军又把香根草送往重庆三峡农业科学研究院进行营养成分检测。科学数据证明,村民不曾见过的香根草,营养丰富。

  不仅如此,投放了香根草人工浮岛后,沼液净化池里的水也一天比一天干净。

  村民们对田军的看法也在一天天转变,但对于田军说的香根草能卖钱还是有些疑虑。

  在田军劝说下,常年在外经商的棕花村村民余思成和谭兴刚决定回村投资打造香根草产业基地。

  这个消息,再一次在棕花村“炸了锅”。“你俩莫要被他忽悠了。”许多村民劝着余思成和谭兴刚。

  不管村民怎么说,下定决心的两人还是在2019年年底投资50余万元,流转了150余亩土地,建起了三峡库区规模最大的香根草产业基地。

  “产业基地只是第一步,我们要建的是棕花村两山生态农业产业园。”两人与田军一拍即合,对棕花村的未来充满了信心。

  村民被事实说服

  棕花村两山生态产业园,才是田军规划的棕花村脱贫致富路径中的点睛之笔。

  这是一座集种养、农产品深加工、观光休闲为一体的生态农业产业园,由杨见沟香根草生态湿地、三峡香根草产业基地、棕花嘴肉牛、蚯蚓生态养殖基地、老林林下种养基地、下窑孔岭经济作物套种基地、顾家坪农耕文化体验中心组成,建设规模总面积约2.1平方公里。

  “园区以发展香根草产业为纽带,利用香根草畜牧、畜肥+秸秆繁殖蚯蚓、蚯蚓蛋白肥供应林下种植、畜禽养殖有机肥还草的可持续循环,达到既治污又致富的目的。”田军介绍,通过杨见沟香根草人工湿地实现对养殖废水、黑臭水体的环境治理,每年可以减少约3800头生猪当量污染物进入两条长江一级支流和甘宁水库,同时利用湿地生态保护白鹭、野鸭、红嘴鸥等鸟类,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现在,村里的香根草种植面积已近300亩,同时用畜肥+秸秆繁殖蚯蚓,用产出的蚯蚓养殖了2000只土鸡。”田军算了笔账:园区全部建成投产后,预计年产值将达468万元,实现集体经济收入14.04万元,建卡贫困户人均年收入预计可实现18000元,还能提供30至50个工作岗位,“除了每年3万元的土地流转租金外,还有27户贫困户在园区务工收入5.5万元,我们还建立了入股分红等多种利益链接机制。”

  以前那些对田军种草充满疑虑的村民,早已被事实说服,他们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为荒山披绿装,抒写山青、业兴、民富的脱贫新篇章。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