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数字经济 重庆如何发力智能化应用与高品质生活高峰论坛本月16日举行用数字科技重塑传统建筑业第三届工业互联网和智能制造高峰论坛本月15日举行为重庆构建“芯屏器核网”全产业链建言大数据为公交及轨道换乘优化方案
第004版:2020线上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特别报道 智能化:为经济赋能 为生活添彩
上一版 下一版 
发展数字经济 重庆如何发力
智能化应用与高品质生活高峰论坛本月16日举行
用数字科技重塑传统建筑业
第三届工业互联网和智能制造高峰论坛本月15日举行
为重庆构建“芯屏器核网”全产业链建言
大数据为公交及轨道换乘优化方案
    
 
重庆日报 | 重庆日报农村版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0 年 09 月 02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国数字建筑峰会2020”举行
用数字科技重塑传统建筑业

本报记者 白麟

  如何运用数字科技,改变传统建筑业的粗放管理方式?能否把建筑业的精细化管理水平提升到现代工业级?9月1日,由智博会组委会主办,市住建委、南岸区政府等承办的“中国数字建筑峰会2020”举行,来自国内各地的行业专家和企业高管在会上提出不少真知灼见,为建筑行业数字化发展建言献策。

  建筑需要“全数字化样机”

  目前,建筑行业面临工人老龄化、能耗高、工期赶、利润低等困境,而专业研究显示,数字化可以使行业生产力提高14%-15%,成本节约4%-6%。对此,广联达科技战略发展研究院副院长王勇表示,这得益于从“全数字化样机”到实体制造的升级过程。

  “未来的建筑,设计阶段一定是打造数字化的样品,类似于飞机或汽车制造的‘全数字化样机’概念。”王勇说,在这个阶段,设计方、建设方、施工方以及运营方会共同基于数字化平台,开展协同设计、虚拟生产、虚拟施工和虚拟运维。

  王勇指出,未来将通过数字建筑实现全生命周期、全参与方和全要素升级,再实现数字化、在线化、智能化的重构,从而形成新的生产力,重塑生产关系。

  地理时空大数据助推城市“微更新”

  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张新长表示,目前国内城市建设正由“高速度”向“高质量”转化,并需要通过“微更新”来实现建筑存量的增值,这离不开现代空间信息技术的支撑。

  “城区改造的更新成本怎么去计算?要改造的场景从微观尺度上该如何表现?要解决这些问题,通过传统方式是很困难的。”张新长说,而现在依托5G和物联网等技术,各种遥感器、无人机等工具和算法,能使地理信息被更快地捕捉、提取、整合、集成,形成地理时空大数据,从而为城市的精细化管理和改造提供支撑。

  张新长介绍,地理时空大数据构建了一个数字孪生的网络虚拟空间,它能够对每一处、每一层的建筑物理量进行实时感知、提前设计。未来,大量城市建设和改造工作都不需要到现场,通过计算机就可以高效、精确地完成。

  发展数字建筑需虚实结合

  “目前数字科技正快速发展,但建筑业数字化还明显落后于其他产业,发展难度大、存在问题多、运行段位低是其显著特征。”中科建设集团董事长吴建国坦言,建筑企业要推进数字化,必须虚实结合,首先要将实体、作业、要素三大基础筑牢,有较高的规范化管理水平,才能将数字化融入到实际业务中去,实现岗位作业、项目管理、企业管理到数字建筑业各个层级打通。

  吴建国介绍,目前中科建设已建立了大数据中心,实现了智慧劳务、智慧物料、智慧安全、智慧质量,接下来将通过物联网技术,通过智慧工地系统接入现场的设备,实现塔吊、作业车、门禁、摄像头、环境监测、安全帽、手持终端等设备的科学统筹管理。他强调,建筑企业特别是施工企业,要把数字建筑当作“一号工程”来抓。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