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1版)如轨道交通国博站和悦来站,将升级改造为智慧车站试点:车厢空调系统可根据乘客数量自动调节温度,乘客可根据列车信号系统乘车……
此外,轨道交通7号线、8号线、15号线、17号线、24号线和27号线等6条线有望建成全自动无人驾驶线路。
产业链:形成千亿元级的轨道产业
轨道交通建设所涉及的产业链很长,未来轨道交通产业的市场空间巨大。为此,我市将规划打造一条千亿元级的轨道产业链条。
目前,在国内各大城市中,重庆的单轨运营里程最长、车辆最多、编组最长、运量最大,并拥有完整的单轨产业链和装备制造基地。重庆已为南通、福州、柳州等国内城市以埃及、巴拿马、泰国、缅甸等国家提供了单轨技术和服务输出。
未来,我市将以跨座式单轨为引领,以品牌、管理、技术和服务输出为主,带动和支撑其它相关产业和企业“走出去”。
文旅融合:打造亮丽城市名片
轨道交通是展示体现城市特色文化的一个窗口。
如今,穿梭于城市的轨道列车,已成为重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如轨道交通二号线李子坝站,已成为外地游客的热门打卡点。
未来,我市将对轨道车站、区间及车辆进行整体设计,打造成城市文化传播窗口、风景线。如7号线将设计成科技主题线,18号线将打造成历史文化主题线。
同时,我市将推动轨道交通与文旅融合,打造轨道交通文化主题车站,增强创新设计,打造新热点,实现一站一景;列车将穿上自然风光、民俗民情等“彩衣”,充分展现重庆城市文化。
商业生态:推进“轨道+物业”模式
同时,我市将大力推进“轨道+物业”模式,将轨道交通与沿线物业的规划建设、开发同步进行,将站点上盖及周边实施一体化综合开发,实现土地集约利用、收益反哺建设运营的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
为此,我市将深挖经营性资源潜力,抓住轨道点、线、面立体空间的资源优势和大容量高密度人流集聚特点,合理规划地上地下空间,提高资源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