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重庆街头,四月就可以看到不少人已经身着短袖、短裙,直至十一月初,仍是如此。
炎热的夏季,通常会让人食欲不振。可是喜爱美食的重庆人自有妙招,开胃小吃冰粉、凉虾应运而生。
在巫山,就有这样一道独特的美食——翡翠凉粉。乍听凉粉,无非是消暑小吃,并不觉稀奇,殊不知这凉粉的背后还有一个遥远的传说。
相传,很久以前,妖孽作怪,酷热难耐,百姓饥病交加。天帝和王母的女儿——巫山神女瑶姬,授天书于大禹疏通三峡,惩治妖孽。瑶姬自己则用柏树枝燃成灰烬,再采山间奇叶,取汁秘制,做成晶莹碧透的凉粉。百姓及治水者食用这凉粉后,精神大振,最终战胜妖孽,治水成功。
瑶姬将翡翠凉粉秘制方法传授于当地百姓,随后便幻化作神女峰,永驻江边。百姓得到神女点化,从此将山间奇叶视为珍宝。
这神奇的开满黄色小花的灌木,就是翡翠凉粉的原材料,它们生长在海拔700米左右的山间或溪沟,其貌不扬,其名不堪,被当地人称为“臭黄荆”。
取名“臭黄荆”,想必是上古的巫山人怕这珍宝被妖孽发现后掠走,有意为之。就像某户人家中的掌上明珠却被家人唤作翠花,那独苗儿郎却被唤作狗娃同样的道理。而用这臭黄荆树叶做成的凉粉被自然地称作“臭叶子凉粉”。可能是直到破除迷信之后,巫山人不必担心再有妖孽作怪,才将这凉粉冠以美称,叫为翡翠凉粉。
翡翠凉粉,真如其名。观其颜色,碧绿如翡翠一般,嗅之清香,入口嫩滑,清新祛火,爽口爽心。也正是因为巫山有这翡翠般的凉粉,当地人不再担心夏季酷热难当、河清难俟。哪怕有些轻微的中暑,来上一碗凉粉,立时便好了八九分。
即使这样,对美食追求不懈的巫山人仍不满足于此。巫山田间有一种朝天椒,这种辣椒一簇通常生长七个,又被唤作“七姊妹”。勤劳的巫山人将“七姊妹”加葱姜蒜等制成辣酱后,与翡翠凉粉搭配,二者的结合可谓珠联璧合,相得益彰,“七姊妹”的辣、凉粉的滑,令人味蕾激发,胃口大开。
翡翠凉粉独特的制作材料以及其特有的草木原味,可谓是独树一帜,绝无雷同。这来自民间田野的小吃,却深得川菜的精髓。
遥想当年,川菜儒派宗师黄敬临曾在与巫山山水相连的巫溪做知事,后来由于沉迷美食与烹饪,毅然辞官,之后开门立派,终成川菜宗师。
黄敬临最为人所称道的,就是将价格低廉的普通食材,烹调成色香形味俱全的佳肴。大师这烹小菜调美味的奥妙在大宁河上顺流而下,巫山人领悟到了真谛,一代一代口口相传。
现在我们能品尝到的巫山翡翠凉粉,就深刻贯穿了黄敬临烹饪的奥妙,从选材开始,制作者在巫峡山坡上、溪沟里不辞辛劳,精选原生树叶,调味中又融汇了川菜的菁华。
炎热的夏天,不管你是慕名而来的游客,还是常驻此地的居民,都逃不过这一碗才下舌尖、又上心尖的诱惑。
看着碗里的凉粉,眉间露笑;闻着凉粉的香气,口舌生津。想必品尝了翡翠凉粉之后,你最想说的一句话就是——翡翠凉粉,再来一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