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爱众”到“济民”的青春记录槐花糕香淡如菊《不遇清欢》周煌与涪州“廉石”集体宿舍素描
第003版:两江潮副刊
上一版 下一版 
从“爱众”到“济民”的青春记录
槐花糕香淡如菊
《不遇清欢》
周煌与涪州“廉石”
集体宿舍素描
    
 
重庆日报 | 重庆日报农村版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0 年 05 月 03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地理重庆

周煌与涪州“廉石”

倪德生

  在重庆市涪陵区,万里长江与千里乌江的交汇处,有一片狭长的沙洲。夏秋时节,江水上涨,沙洲被淹没于滔滔大江之中;每年冬天,江水消落,沙洲又露出水面;一到春天,几度春风吹拂、几番春雨滋润,沙洲上便开出星星点点的野花,长满如茵可爱的小草。

  在这片沙洲上,遍布五彩斑斓的鹅卵石。阳光下,鹅卵石的光彩与红花绿草熠熠生辉,仿佛在两江交汇的地方铺开了一幅绚丽缤纷的锦缎。源于此,涪州的文人雅士们给这片沙洲取了个颇赋诗情画意的名字——锦绣洲。

  涪州锦绣洲,自古就是涪陵城内官商士绅和普通百姓春游踏青的好去处。周煌老先生与涪州“廉石”的故事,便是在这片沙洲上诞生,并在一代又一代涪陵人口头传颂。

  清代,涪陵人周煌在朝廷为官50余年,官至太子少傅、三部尚书,是嘉庆皇帝的老师。但由于他为官清廉,到70多岁退休的时候,几乎没有什么家当,更没有多余的金银财宝。眼看就要离开北京城,返回涪州老家了,周煌心头却一直在发愁:就这样两手空空回到故乡,对于自己来说倒没有什么顾虑,就怕世人背地里议论当今皇上薄情寡恩,议论皇太子对自己的老师不尊重。

  反复想了好几天,周煌终于想出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这天,他让家里人买回来几十条大麻袋,并在麻袋内装满了北京护城河里的鹅卵石。几十袋鹅卵石整整齐齐,装上四辆大马车,马车外面用漂亮的篷布盖得严严实实。

  离开京城那天,周煌早早去紫禁城拜别皇帝。然后,同两三个家人一起驾着马车,大摇大摆地穿过北京城,走出西直门,跨过卢沟桥,踏上了回四川的官道。

  一路上,人们都在议论:“你们看!当今皇上对周煌老先生如此厚爱,送了他这么多金银财宝回家养老,真正体现了以仁政治理天下的恩德啊!”

  周煌听了这些,一点儿都不动声色。

  几辆马车载着周煌和那些鹅卵石,穿州过县,一路向南,终于回到了三千多里外的四川涪州,停在涪州城内的周家公馆门前。

  街坊四邻听说周煌老先生退休回家来了,都跑来看热闹。他们纷纷议论:“皇太子硬是贤惠啊!对自己的老师如此尊重,送了他这么多的好东西!”

  听了这些话,周煌还是一点儿不动声色。

  到了晚上,周煌让人把那些从京城运回的鹅卵石,搬到长江与乌江交汇处的锦绣洲,悄悄倒在了沙洲上和附近的江水里。

  说来奇怪,自从那些鹅卵石倒在锦绣洲之后,锦绣洲上的石头便更加鲜艳夺目、光彩照人。更奇怪的是,长江与乌江交汇处的那一片江水,从前一年四季都是惊涛拍岸、浊浪冲天,可自从那些鹅卵石倒下去之后,突然间就变得平静无波,清澈透亮如同明镜一般!

  清可濯缨的江水,涪州人称之为“黔水澄清”,是“涪州八景”的著名景观之一。

  从那以后,凡是到涪州来做官的官员,上任之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去长乌两江交汇处瞻仰凭吊,并以江水的清白洁净自勉。他们离任的时候,还要到锦绣洲上去挑拣几颗漂亮的鹅卵石带走,并把它珍藏起来,作为永久纪念。人们纷纷传颂:这就是周煌老先生留给涪州人的“廉石”啊!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