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末年初,不少民营企业又到了过“年关”的时候。好的营商环境犹如“神助攻”,不但让民营企业“年关”好过,更能为其来年发展打下好的基础。
近年来,重庆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先后出台《全面优化营商环境促进民营企业发展的意见》等政策措施,旨在进一步促进公平竞争、营造一流营商环境。特别是2019年,重庆对全市层面民营企业打出助推发展的“神助攻”组合拳:走访4万多家规模以上民营企业,解决1.7万个问题,直接帮助企业融资近20亿元,强化民营企业人才建设……营商环境的持续改善,为民营企业改革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
但也必须看到,与国际国内先进地区相比,地处西部地区的重庆,营商环境方面还有很大差距。营商环境欠佳,所在地的民营企业将会是直接受害者,比如有的民营企业投资项目被地方政府违规干预受损,有的民营企业科研项目难以得到推广应用……久而久之,还会影响地方对外招商引资的形象。
改善营商环境,需要立足民营企业所需,找准营商环境欠佳的具体原因,辨证施治。比如“市场的冰山”,是外部宏观经济环境变化的影响,还是民营企业缺乏满足高质量市场需求的能力问题?“融资的高山”,原因在于金融单位限贷抽贷,还是民营企业违约失信?“转型的火山”,是因为生态环保政策等方面限制性措施导致压力增大,还是企业内部换挡升级动力不足?
营商环境只有更好,没有最好。不断提升营商环境质量,既需要民营企业增强竞争力,提高适应能力,更需要地方政府和职能部门拿出系统举措,为民营企业提供更有针对性的“神助攻”。依靠改革和制度创新,营造起更好的发展环境,就有助于民营企业加快弥补自主创新能力不足,资源利用效率、信息化程度较低等差距,切实将经济发展潜力转化为市场竞争实力。
近日,重庆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次全体会议提出,及时修订法规规章,适时启动减免涉企费用,提速线上“一网通办”、线下“一窗综办”等措施。这些话,无疑说到了广大民营企业主心坎上。相信,随着各项任务清单化、项目化,重庆营商环境势必有更大提升,重庆定会成为“近者悦、远者来”的投资兴业发展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