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些重庆人也许还没有注意到,最近,咱们这座城市有个叫冉光辉的“棒棒”,真的非常火。包括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等多家央媒都在发文为他点赞,还有很多头部自媒体也都在用他的正能量来引流。
冉光辉到底凭着什么光辉形象,被许多网友称为“2020年第一份感动”呢?
就是一个普通的父亲形象。2010年,冉光辉肩扛一百多斤重物、手牵刚学会走路儿子的照片,感动无数人;十年后,他靠自己的肩膀扛出重庆解放碑附近一套房,成为励志新闻。十年来,这对父子相互倚靠,脸上溢满笑容的一张张合影,濡湿眼睛,温暖人心。
在重庆,值得人们记得的父亲形象,过去有罗中立的油画《父亲》,现在,也应有冉光辉那一张张青筋暴起,扛起生活重量的照片。
“十年扛出一套房”,也是我们的城市英雄。这是值得固化的观念。
一座城市发展,当然需要在经济、社会、文化、教育等领域取得重大创新和突破的领军人物,来发挥他们精英价值,引领和驱动城市向更高层级发展。但是,城市发展更需要无数在平凡岗位上努力奋斗的普通人,以积极乐观的心态扛起生活责任,以涓滴细流的付出和努力最终汇成时代洪流,来诠释在平凡中造就伟大的生活本质。
他们,也是城市英雄。“棒棒”冉光辉就是这样的人。他,真棒!
对于“棒棒”的工作,重庆人再熟悉不过。肩上一根竹棒,两头系着尼龙绳,爬坡上坎,游荡揽活,搬运谋生。“棒棒”以沉重的肉身扛起生活重量,在这座城市的繁荣发展中,他们从来没有缺席。或许只是因为太过熟知,太过寻常,有很多人才轻慢了“棒棒”的存在意义。
冉光辉“十年扛出一套房”,是一堂普通人的成功学。诚然,这份成功离不开特定的时代背景支撑。当然,这里无意对平凡的人生做过多的时代宏大叙事,只想重点说说一个“棒棒”的自我修养。
生活从来都没有亏待过那些一步一个脚印在不懈拼搏的人。冉光辉十年如一日,清晨五六点出门,下午五六点回家,每天扛货达一吨。这种人生,可能很多人认为不值得过,也不愿意过。这背后,其实就存在着一种被观念毁坏的人生。
撼山易,撼人的观念难。社会是在变化的,人的观念也应该变动。但有一种东西不会变,那就是幸福从来都是奋斗出来的。
过去十年,就在这座城市,也有一些被称为天之骄子的大学毕业生,在观望、等待、抱怨、消极中度过最好的岁月,他们仍是游民,“棒棒”却已安家。这背后,就与一些人没能以正确的价值观驱动自己持续务实奋斗有关。
即便同样是“棒棒”,每天我们走在大街上,也不难发现有人蹲在路边闲聊,有人躺在货摊睡觉,有人聚在街角打牌。同样的境遇,不一样的活法,就活出不一样的未来。
也许有人并不认同冉光辉这种单一出卖体力的生存方式。问题是,如果并不具备以创新谋求人生发展的能力,又不愿意务实努力,最终就只能在投机观望中失去未来。
其实,冉光辉的成功学,并不落后。他的家庭财富收入已经具有复利效应,他的家庭向好发展也可能具有裂变效应。比如,他2016年在解放碑买的房子价格,现在应是往三倍走了;他儿子得到了良好教育,所谓的阶层固化在他的家庭也将难以应验。
难道,这还不算是人生赢家吗?
一个人,永远不应该丢掉的,就是对家庭的责任,对孩子的培养。家国情怀,就是要家好国盛。当无数普通人能够以艰苦奋斗获得个人实现,无数普通家庭能够持续收获更多幸福感,国家繁荣昌盛也就拥有了最好的基石。
十年前,冉光辉的那张照片配发了这样三句:肩上扛着的是家庭,嘴上叼着的是自己,手上牵着的是未来;十年后,这个“棒棒”的自我修养,终于成就了一个城市英雄。
未来已来,未来从来就在脚下,未来从来也就在肩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