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筹发展“四个农业” 为把农业建成现代化大产业加码助力前瞻布局未来产业新赛道 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以陆上贸易规则创新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
第012版:思想周刊·智库
上一版   
统筹发展“四个农业” 为把农业建成现代化大产业加码助力
前瞻布局未来产业新赛道 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
以陆上贸易规则创新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
    
 
重庆日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5 年 11 月 24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决策建议

以陆上贸易规则创新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

曹问 于良东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要“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维护多边贸易体制,拓展国际循环”。制度型开放的核心在于从单纯的商品和要素流动开放向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层面的开放转变,从而实现从国际经贸规则的被动接受者向主动参与者乃至制定者的角色转变,进而在更深层次上融入全球经济治理体系。重庆是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战略支点,处在“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联结点上,在国家区域发展和对外开放格局中具有独特而重要的作用,肩负着建设内陆开放高地的战略使命。以陆上贸易规则创新为切入点,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是重庆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赢得发展新优势的关键举措。

  聚焦规则系统集成,探索陆上贸易的“中国方案”。推进制度型开放,首要任务是推动规则制度的系统集成与创新。重庆应立足中欧班列、西部陆海新通道的实践基础,致力于构建一套成熟定型的陆上贸易规则体系。一是推动国内立法破题。国际铁路货物联运运单缺乏物权凭证功能,是制约陆上贸易发展的核心瓶颈。重庆需积极争取国家支持,在《对外贸易法》《票据法》等上位法修订中,明确赋予铁路运单物权属性,为广泛开展铁路提单信用证融资结算提供坚实的法律保障。二是强化司法实践支撑。依托成渝金融法院、重庆自由贸易试验区人民法院等专业司法力量,构建陆上贸易专业化审判体系。通过审理一批具有代表性的典型案例,明确“铁路提单”的物权属性、流转规则和纠纷解决路径,形成具有指导意义的司法判例,为规则创新提供稳定的司法预期。三是促进国际规则对接。主动将实践中行之有效的西部陆海新通道多式联运规则推向国际,重点围绕单证互认、数据标准、责任划分等关键环节,与东盟、欧盟等主要经贸伙伴开展磋商与合作,推动形成国际社会普遍接受的陆上贸易新标准,实现从“跟跑”到“并跑”乃至“领跑”的转变。

  提升通道枢纽能级,夯实规则落地的硬支撑。先进的规则需要现代化的基础设施和高效的运行体系作为承载,必须持续提升通道枢纽能级,为规则创新提供坚实的基础保障。一是加快建设智慧口岸。推动口岸设施智能化升级,践行智慧海关、智能边境、智享联通“三智”理念。大力推广“关铁通”“铁路快通”模式,实现监管信息互联互通,最大限度压缩通关时间,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二是推动产业与通道深度融合。围绕“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精准引育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新一代电子信息制造业、智能装备及智能制造等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中的“适铁适空”产业。着力开拓有助于“一极一源、两中心两地”建设的高附加值货源,推动中欧班列从“有流量的通道”向“有增值的枢纽”转变,构建“物流带动贸易、贸易聚集产业”的良性生态。三是深化区域协同共建。强化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协同联动,共建共享国际枢纽网络,避免同质化竞争,共同打造功能互补、辐射欧亚的陆港集群,形成推动陆上贸易规则创新的整体合力。

  培育产业金融生态,激发规则应用的软实力。制度创新的价值最终要通过市场主体的广泛应用来体现,必须着力培育与之相适应的产业和金融生态。一是构建服务于制度型开放的现代化金融服务体系。鼓励和支持金融机构创新铁路提单金融服务,开发配套的信用证、保险、供应链金融等产品。打通陆上国际贸易融资瓶颈,构建覆盖贸易全链条、线上线下相结合的金融服务体系,让规则创新真正为企业带来便利与实惠。二是培育推动制度型开放的高能级专业服务机构。积极引进和培育国际化的律师事务所、仲裁机构、检验认证机构,形成支持陆上贸易规则创新的专业化服务集群。这不仅能提升全球高端要素资源集聚配置能力,也能通过专业服务输出,带动规则标准的对外推广。三是拓展陆上贸易规则的应用场景。在重点园区、重点企业开展规则创新试点,将“铁路提单”、多式联运“一单制”等从探索性案例变为常态化业务。通过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应用模式,吸引更多市场主体参与进来,共同做大陆上贸易“蛋糕”。

  深化国际合作共赢,拓展制度型开放的朋友圈。制度型开放具有双向性,必须积极参与和引领国际规则制定,赢得更广泛的国际认同。一是主动设置国际议题。依托“一带一路”贸易投资论坛等平台,主动设置议题,分享“重庆方案”的实践成果与价值理念。将陆上贸易规则创新置于全球发展倡议框架下,彰显其促进内陆地区互联互通、推动包容普惠发展的全球意义。二是开展双边务实合作。选择与重庆经贸联系紧密、合作意愿强烈的国家,开展“铁路提单”等规则示范项目。通过“小而美”项目的务实合作,以点带面,逐步积累国际共识与互信,推动重庆走向国际规则舞台。此外,要把握制度型开放的本质特征,主动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提高我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体系中的话语权与影响力,实现与世界经济的深度融合。

  (作者单位:重庆第二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本文为重庆市教委人文社科研究项目成果)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 两江新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