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届全运会吉祥物“喜洋洋”“乐融融”的周边产品十分火爆——很多销售点的商品早被一抢而空,开幕式背包等商品在二手交易平台上被炒到了上千元的价格,影响力堪称几年前的“冰墩墩”和今年的LABUBU……
最近两天,虽然相关周边产品的价格有所回落,但有关全运会吉祥物的视频仍火爆网络,相关话题在抖音上的热度持续飙升。那么,被网友戏称为“大湾鸡”的全运会吉祥物“喜洋洋”“乐融融”,为何如此有魔力?
因“癫”爆火出圈
设计师很开心
这对吉祥物以中华白海豚为原型,白色名叫“喜洋洋”,粉色名叫“乐融融”,因圆润造型和手脚特征,外加头顶的水花形似“鸡冠”,被网友调侃为广东名菜白切鸡和豉油鸡,最终喜获“大湾鸡”称号。
第十五届全运会开幕式现场,“喜洋洋”和“乐融融”蹦蹦跳跳地陪着运动员亮相,憨萌可爱的样子瞬间吸睛。此外,各个比赛场馆内的“大湾鸡”也逐渐展示“癫狂”一面:逗观众、转尾巴、头撞栏杆、倒立、平地起飞……看过表演的网友纷纷表示,“大湾鸡”简直就是显眼包,太会整活了,“又萌又搞笑,史上最癫吉祥物。”
不少网友好奇,吉祥物里的演员究竟是什么身份。据悉,其中一部分演员是河南、广东等地的武校学生,年龄13—16岁。第十五届全运会和残特奥会会徽及吉祥物设计团队负责人刘平云介绍,因为有“食在广东”的说法,食材包罗万象,“我们选择中华白海豚,心想白海豚总不能被吃掉吧。万万没想到,海豚后来被调侃成白切鸡和豉油鸡。”
对于网友的玩梗,刘平云表示理解和欢迎,很开心网友以朴实化、大众化的语言解读吉祥物,希望借此将吉祥物承载的意义传播得更远更广。
低开高走
周边产品卖到脱销
随着全运会吉祥物的成功“出道”,相关周边商品也受到疯狂追捧。比如开幕式背包最近就特别火。这个背包上有吉祥物“喜洋洋”“乐融融”的图案,造型可爱,不少网友在社交平台发帖求购。
11月12日,记者查看发现,话题“大湾鸡”在抖音平台上超过4.3亿次播放。而在某二手交易平台上,“大湾鸡”背包也销售火爆,最近的成交价格在400元左右。
来自吉林长春的观众陈滔表示,他将背包挂上二手交易平台,随手设置了一个600元的价格,有网友表示如果能降到500元,立马付款。其12岁的女儿得知消息后,马上打来电话要求留下背包,“全运会周边商品居然这么火爆,这是我完全没想到的。”
有趣的是,虽然现在“大湾鸡”火爆,但刚面世时,还是一个无人问津的“小透明”——作为第十五届全运会吉祥物,“喜洋洋”“乐融融”9月已出现在广州、深圳等地街头。但那时,观众和网友对其还不太感兴趣,吉祥物公仔、冰箱贴、杯子等周边文创商品也销量不佳。
转变从“中华白海豚”被“指豚为鸡”开始,“喜洋洋”“乐融融”咸鱼翻身,迅速成为顶流。其实,“喜洋洋”“乐融融”的爆火恰逢其时。数据显示,2025年中国“谷子经济”(二次元周边产品)市场规模预计将突破2400亿元。规模庞大的年轻消费群体,愿意为高品质、能引发情感共鸣的潮玩IP买单。
每届大型体育赛事都会有专属吉祥物,但要成为顶流爆款,难度不小。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广州文化产业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李明表示:“全运会吉祥物不仅是一组官方符号,更是一股席卷全民的文化浪潮。”
社交媒体成为吉祥物出圈的主战场,年轻人则成为传播的主力军。年轻网友自发打卡“喜洋洋”“乐融融”,并在社交媒体上“造梗”“玩梗”,甚至用“大湾鸡”进行表情包的二次创作,让相关话题热度持续攀升。这样一来,线上的流量就转变成线下的“留量”,让相关的毛绒玩具、限量版纪念章等周边商品一度脱销。
“指豚为鸡”
实现情感双向奔赴
“大湾鸡”何以成为新晋顶流?在刘平云看来,吉祥物作为文化IP,要将宏大区域叙事转化为可触摸的日常符号,简言之,就是“接地气”。有媒体评论员认为,正是“指豚为鸡”的误会,制造了会心一笑的氛围,让本属于体育范围的“大湾鸡”跨界,吸引越来越多的人参与这场网络互动。
有网友总结,北京奥运会吉祥物福娃“告诉世界我们是谁”,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让世界喜欢我们”,如今第十五届全运会吉祥物“大湾鸡”则是“大家一起玩起来”。“大湾鸡”的火爆出圈,堪称一场双向奔赴。
对于“大湾鸡”的火爆,重庆理工大学旅游管理专业教授、中国旅游研究院专家库专家牟红表示:“首先,全运会吉祥物这种呆萌设计,确实非常成功,触碰到了人们内心的柔软,所以成了人气王。‘喜洋洋’和‘乐融融’名字也很好,外形体态可爱之极,柔软之极,特点非常鲜明。其次,文创IP可以创造旅游价值和经济价值,‘大湾鸡’可以开发更多衍生产品,甚至打造成主题餐饮、主题游乐园等。”
牟红进一步表示,现在有一种说法,叫作“呆萌经济学”——在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内,因表情生动传神,一尊雕塑被网友称为“无语菩萨”,成为游客打卡热点。在重庆三峡博物馆,一批爱笑的陶俑吸引了众多市民打卡。此外,还有李清照比“剪刀手”的文创产品、故宫的相关文创产品等,都是热销商品,“这说明网友喜欢轻松有趣的东西,呆萌的IP可以创造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