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健全多层次金融服务体系,壮大耐心资本,更大力度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创业投资,梯度培育创新型企业。重庆作为西部金融中心与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中心,正加速打造“耐心资本—硬核科技—高端制造”融合发展新高地。面对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攻坚期,构建适配科技创新长周期、高风险特性的耐心资本培育体系,是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筑牢产业链安全根基的核心引擎。需以机制创新为引擎、以政策协同为支撑、以生态优化为保障,系统破解资本“耐心不足”之困,为高质量发展注入金融“活水”。
  精准施策,构建“募投管退”全链条优化的耐心资本支持机制。培育耐心资本,制度设计需贯穿资本“募、投、管、退”全生命周期,打造稳定可预期的长期投资环境。一是拓宽源头活水,优化长期资本供给结构。要大力引导保险资金、养老金、主权财富基金等“长钱”流向科技创新领域,支持其通过股权投资、融资租赁、产业基金等多种模式参与耐心资本投资。借鉴国际经验,探索设立“耐心资本引导母基金”,通过政府让利、风险补偿等机制,撬动社会资本流向硬科技、新能源等新赛道。二是创新激励相容,构建长期持有政策“引力场”。一方面,推行“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抵扣所得税”政策,对持有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国家重点领域科技企业股权超过五年的投资者,允许其每年按投资额的一定比例抵扣所得税,显著降低长期投资成本。另一方面,设计“收益动态调整机制”,如在企业初创期设定较低分红比例,待其稳定发展后提升收益分成,使资本回报与企业成长曲线正向匹配,避免“竭泽而渔”。三是打通循环堵点,创新政策性退出保障。由政府牵头设立“科技创新股权投资基金”,以政府信用为长期持有“托底”,增强投资者长期投资的信心。同时,对持有符合条件的科技创业企业股权超过五年的投资者,以“成本+合理溢价”的方式进行股权回购,实现资本退出与再投入的良性循环,为重点科技创业企业在关键成长期提供持续助力。
  分层推进,打造“大中小”梯度协同的耐心资本赋能体系。针对不同规模、不同发展阶段企业的差异化需求,需构建多层次、精准化的耐心资本支持网络,实现“参天大树”与“灌木新苗”共生共荣。一是强化“链主”担当,激发领军企业耐心资本辐射力。鼓励大型企业联合产业链上下游中小企业设立“产业共赢基金”,利用技术、市场与资金优势,以耐心资本为纽带,在研发协同、供应链优化等领域创造共享价值。加强对领军企业主导建设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孵化硬科技项目等长周期投入,实施更高比例的智能装备加速折旧、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专项税收激励,强化其“链主”引领功能。二是聚焦“专精特新”,铺设中小科创企业耐心资本快车道。推广“投贷联动”与“先投后股”模式,设立国家级科创政策性银行,对初创科技型企业提供债权融资,待技术成熟、市场明朗后,再转化为股权投资或“股+债”组合,实现风险与收益的阶梯式匹配。同时,开发多元化金融产品组合,如“可转债+长期贷款+融资租赁”的打包方案,灵活匹配企业从研发到量产各阶段的资金需求,对专精特新企业,可叠加数据资产交易增值税即征即退、所得税“两免三减半”等定向优惠。三是培育“耐心沃土”,构筑早期创新耐心资本安全网。一方面,要健全风险分担机制。建立由政府引导基金、保险公司、金融机构共担的“分布式风险资金池”,为投向前沿科技等高风险领域的耐心资本提供“安全垫”,为初创企业融资提供违约补偿与回购安排。另一方面,要创新风险管理工具。运用大数据和区块链技术构建企业成长风险动态监测平台,实现投融资信息透明化、降低决策偏差,围绕研发失败、知识产权纠纷、核心设备损毁等痛点,大力开发研发责任险、专利保险等专属产品。
  开放协同,共建“政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耐心资本生态圈。培育耐心资本需凝聚政府、市场、社会多方合力,构建开放共生、协同演进的金融创新生态。一是政府统筹,优化制度供给与平台赋能。强化顶层设计,统一新型资产的确权、计价与税收规则。依托“渝税通”等数智治理平台,整合跨部门数据,实现耐心资本登记、评估、政策兑现全流程线上管理,在重点产业链试点“数智驱动耐心资本示范工程”,推动资金流与供应链智能协同。二是市场主导,激发金融机构与创新主体活力。鼓励银行、证券、保险机构设立耐心资本专营部门或产品线,搭建耐心资本跨界平台,打通人才双向赋能通道,推动金融人才与科技创新人才双向流动。同时,创新发展期权等风险对冲工具,试点科技企业期权风险管理,允许资本方通过购买长期看涨期权锁定早期项目未来投资权,分散转移风险。三是社会参与,践行长期价值投资理念。完善社会效益量化评估,将就业贡献、绿色减排等指标纳入资本回报考核体系,推广碳积分和绿色补贴等“绿色收益加权激励”。此外,培养兼具科技前沿洞察与资本运作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提升对科技创新趋势与长期价值的研判能力。
  (作者单位:重庆工商大学,本文为重庆市教委人文社科研究重点项目:23SKJD100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