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新重庆-重庆日报记者 何春阳)鸡蛋壳上刻字、盲眼完成仰焊、手工打磨精度达一根发丝的1/4……这不是武侠小说中的技艺,而是重庆工匠们掌握的硬核“绝活”。
10月29日,2025年“五小三绝”创新劳动和技能竞赛总结表彰暨成果展示活动现场,一系列堪称“神级”的精密操作通过视频震撼呈现,亮出了重庆产业工人的顶尖实力。
“五小三绝”是中国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中的群众性创新活动品牌,其中“五小”指小发明、小创造、小革新、小设计、小建议,“三绝”指绝技、绝招、绝活。该竞赛于今年7月启动,共吸引30家单位,376个创新项目参赛。
记者在视频里看到,国产普通三轴数控机床,在仅0.2—0.3毫米厚的生鸡蛋壳曲面之上,精准雕刻出“大国工匠”4个汉字,展现出了极致稳定的微控技术。同样精细的还有手工微雕级打磨。一个铁碗的底部中心处,提前切割加工好一个方形孔,工匠不依赖数控设备,将方形塞头打磨至误差不超过0.02毫米,相当于一根普通头发丝直径的约1/4。手工研磨方形塞头进入方孔后,圆形铁碗能做到“滴水不漏”。盲眼仰焊也让人眼前一亮。工匠在视线无法直视的“盲眼”状态下,全凭手感、听觉和经验完成仰焊打底,确保焊缝均匀牢固,这是焊接领域公认的“天花板级”难题。
经评审专家综合评定,比赛共确定获奖成果36项,其中一等奖6项,二等奖12项,三等奖18项,并授予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重庆红江机械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重庆有限公司组织工作优秀集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