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赋能协同共治守护“生命线”以人为本改善生活环境 人工智能贯穿运行全过程重庆山地城市内涝防控策略获点赞“超级工厂让复杂归于简化,太令人震撼了!”既要功能完善经济繁荣 也要公平包容亲近自然以文化人以文惠民以文润城
第006版:2025年世界城市日中国主场活动
上一版 下一版 
技术赋能协同共治守护“生命线”
以人为本改善生活环境 人工智能贯穿运行全过程
重庆山地城市内涝防控策略获点赞
“超级工厂让复杂归于简化,太令人震撼了!”
既要功能完善经济繁荣 也要公平包容亲近自然
以文化人以文惠民以文润城
    
 
重庆日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5 年 10 月 30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相关新闻>>>

重庆山地城市内涝防控策略获点赞

  本报讯 (新重庆-重庆日报记者 左黎韵)10月29日,在建设安全可靠的韧性城市的论坛上,重庆设计集团市政设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敖良根现场分享了重庆作为山地城市的内涝防控策略,获得与会嘉宾点赞。

  敖良根指出,重庆是一座高密度的超大规模现代化山地城市,一旦降雨超过城镇排水能力,就容易因山洪下泄、山水截流措施不足等引发山水入城,加之重庆的易涝点多位于立交下穿道、地下通道、隧道口等重要节点,排涝难度较大。

  正因如此,重庆构建了数字管线智慧管理体系,出台《管线数字孪生数据规范》,开发建立了地下管网“一张图”,上线“数字管线平台”,将7个市级综合管理部门、6个市级行业主管部门、1000余家管线权属单位、建设单位的信息集成到一个平台,推动管线问题由“事后处置”向“事前预防”转变。

  例如,利用“面+点”分层预警模式,我市进行了“政务城市内涝治理”数字化应用开发,实现市区镇街三级递进式预警,可在15分钟内将气象警报和点位超标告警推送至责任人。

  此外,我市还修编了城市内涝规划和暴雨强度公式,绘制了城市内涝风险图,全面排查城市薄弱环节,梳理易涝积水点,明确点位及积水原因等,进一步增强了城市防洪排涝的能力。

  截至目前,我市已根据暴雨强度公式,构建37个重点流域的评估模型,识别219个易涝点,划分高中低风险区,以规划为引领,有效完善了城市的防涝系统。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