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简报纪念台湾光复80周年大会在京召开“时代楷模”渝检护“未”团队代表先进事迹分享会走进大渡口光复台湾班底在重庆组建 人员从重庆出发我市举行中小学生主题观影演讲赛两岸同胞在重庆共同纪念台湾光复80周年川渝联合举办首届“村趣”运动会星光映市井 文艺润心田提质增效保供电 筑牢冬季用电防线
第003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政务简报
纪念台湾光复80周年大会在京召开
“时代楷模”渝检护“未”团队代表先进事迹分享会走进大渡口
光复台湾班底在重庆组建 人员从重庆出发
我市举行中小学生主题观影演讲赛
两岸同胞在重庆共同纪念台湾光复80周年
川渝联合举办首届“村趣”运动会
星光映市井 文艺润心田
提质增效保供电 筑牢冬季用电防线
    
 
重庆日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5 年 10 月 26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光复台湾班底在重庆组建 人员从重庆出发

新重庆-重庆日报首席记者 韩毅

  苍柏环绕,庄重肃穆。

  10月25日,在重庆抗战遗址博物馆,人们自发前来瞻仰台湾光复纪念碑,传承和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守护民族记忆。

  “今天是台湾光复纪念日,前来瞻仰台湾光复纪念碑,共同铭记历史、共襄民族复兴,意义重大。”中国抗日战争史学会副会长、中国抗战大后方研究协同创新中心主任、重庆史研究会名誉会长周勇称。

  鲜为人知的是,当年光复台湾的所有决策和部署都是在重庆作出的,班底是在重庆组建的,干部、人员也是从重庆出发的。

  光复台湾

  班底在重庆组建

  抗战时期,重庆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东方主战场统帅部所在地,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了伟大贡献。

  重庆的台湾光复纪念碑,通长5.3米、通宽4.3米、通高10.25米,碑身前后都镌刻着台湾光复的日期“1945·10·25”,无疑是台湾光复历史的实物见证。

  1941年2月,台湾革命同盟会在重庆成立,并发布宣言:“勠力与日本帝国主义者作殊死战”“祖国既不以台湾为弃地,且未视台湾人为化外之民,愿吾台湾内外五百余万民众敌忾同仇,一致执戈奋起,归依祖国,服从领袖之领导,协助抗建大业,打倒共同敌人。”

  1944年4月17日,国民政府在重庆宣布成立台湾调查委员会,其任务是:调查台湾现状、设计接收台湾方略、培养接收台湾的各种专业人才。

  1945年9月1日,台湾省行政长官公署及台湾省警备总司令部在重庆成立并开始办公,鉴于实际需要,还筹建了接收台湾的先遣机构“前进指挥所”。

  10月5日上午,“前进指挥所”首批71名人员分乘5架运输机,从重庆白市驿机场飞赴台北市松山机场,接洽受降及接收事宜。

  10月25日,中国战区台湾省受降典礼在中山堂(原称“台北公会堂”)举行,宣告日本在台50年殖民统治彻底结束,台湾正式回归中国。

  守护成果

  重庆学界著作丰硕

  史实凿凿,法理昭彰。

  台湾光复、回归中国,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重要成果,是中国政府恢复对台湾行使主权的重要铁证,是台湾作为中国一部分的历史事实和法理链条的重要一环,是两岸同胞的共同荣光和全体中华儿女的民族记忆。

  为守护胜利成果,重庆史学界以高度的历史自觉,从多年前就开始对台湾光复历史开展广泛深入研究,并取得丰硕成果。其中,《台湾光复史料汇编》就是典型代表。该汇编收录了1941年12月(国民政府对日宣战)至1947年2月(“二二八事件”发生)期间,关于台湾光复的史料,共分六编。

  重庆图书馆研究馆员、重庆史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唐伯友介绍,一直以来,重庆学界对台湾光复的研究十分重视,相关文献典藏和学术成果颇为丰富。以“台湾”二字作为关键词,在重庆图书馆的数据库中,能搜索到书籍近30册、期刊113种。这些著述涵盖史志、学术著作、文艺作品、科普读物等各方面。

  交流融合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岁月流转,情怀不变。

  历史造就了重庆与台湾两地血脉相连的历史渊源,并由此使得两地学界交流密切,共同为深化交流、推进统一、共创复兴作了重要的学术准备。

  2010年8月,“海峡两岸抗战大后方历史文化学术研讨会”在重庆举行。这是国内学术界对中国抗战大后方历史文化的第一次全面研讨,也是海峡两岸学者对中国抗战大后方历史文化的第一次同场研讨。

  2010年11月,“台湾史论坛——台湾光复65周年暨抗战史实学术研讨会”在重庆举行。

  2023年8月,第五届中华民族抗日战争史与抗战精神传承研讨会在重庆召开。2010年8月,《重庆岁月——海峡两岸抗战文物展》在渝举办,台湾相关学术单位提供了珍贵历史照片33幅、珍贵抗战文物资料55件。

  两地的交流持续深入。

  2007年,“重庆市地方史研究会赴台交流访问团”到台湾进行交流访问。2009年,重庆相关部门与台湾相关机构签署《会谈备忘录》,进一步推进了渝台两地抗战历史文化交流合作。

  2009年,“重庆市地方史研究会抗战历史文化参访团”到台湾寻访交流,在合作开展抗战大后方历史档案、文献、文物、出版及学术交流等方面,取得了积极、丰硕的实质性成果,并获赠了一批珍贵资料、收集了一批文献资料。

  “事实充分证明,两岸同胞血脉亲情无法阻断,奋发图强的共同愿望不可阻挡,正不断为实现民族复兴积累着动能。”周勇说。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