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加速迈向国际化消费新赛道民生为大 重庆绘就高品质生活新画卷声音不仅仅是用来听的老牌动物园何以成为城市新IP?垫江桂阳街道:践行“两山”理念 乡村振兴蝶变
第004版:重庆
上一版 下一版 
重庆加速迈向国际化消费新赛道
民生为大 重庆绘就高品质生活新画卷
声音不仅仅是用来听的
老牌动物园何以成为城市新IP?
垫江桂阳街道:践行“两山”理念 乡村振兴蝶变
    
 
重庆日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5 年 10 月 22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民生为大 重庆绘就高品质生活新画卷

  (上接1版)

  优质医疗资源持续向基层延伸。建成三甲医院55家,三级医院实现区县全覆盖,人均预期寿命提高至79.72岁,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居西部第一。

  ……

  从一条巷、一碗茶,到一座城、一片心,重庆正以一项项带着温度的政策举措,持续擦亮民生底线的温暖底色,为高品质生活筑牢坚实根基。

  公共服务有精度

  “15分钟”成为幸福标尺

  深夜,渝中区石油路街道某小区,80岁的独居老人朱大爷触到床头的红色报警按钮。系统立即触发响应机制:5分钟内,网格员和家属同步接收到通知;超时未处置,预警升级,街道工作人员与巡防队员迅速上门……

  “15分钟高品质生活服务圈”构建起精准的守护网络,是重庆推进公共服务精细化的生动写照。

  围绕“15分钟”时空半径,这座超大城市正系统性整合资源、优化机制,让公共服务更加精准可及。

  在石油路街道,智慧平台“幸福宝”如同一个“社区百宝箱”,聚合辖区200多家单位资源,集成养老、就医、出行、就业等8大类50项高频服务。街道为特殊老人家庭安装智能设备,数据全面接入基层智治平台,驾驶舱大屏上1万多名老人的信息一目了然,100余户重点家庭处于24小时监测之下,五色预警灯实时闪烁,实现从“人找服务”到“服务找人”的转变。

  精准服务的理念,同样在江北区观音桥街道渝北社区扎根生长。一座三层楼的邻里服务中心,通过场地换服务吸引45家社区合伙人入驻,形成多元协同的服务生态:一楼数字食堂可刷脸取餐、记录营养;二楼非遗课堂传承文化;三楼健康小屋提供慢病管理;青年创业者欧东昇白天做咖啡、晚上教书法,每售一杯捐1元注入社区基金……社区合伙人的反哺资金,为社区的便民亭添置了护理台、为食堂购置了儿童餐椅,实现服务供给的良性循环。

  目前,重庆将中心城区精细划分为915个“15分钟高品质生活服务圈”,从三方面持续提升服务品质:加强服务事项统筹,围绕群众需求迭代目录;提升服务内容质效,推动优质资源下沉;拓展可持续运营场景,吸引更多社会力量参与共建。

  从智能响应的“应急网”到多元协同的“生态圈”,重庆以精准化的公共服务,将“15分钟”转化为衡量高品质生活的尺度,真正成为“家门口”的温暖现实。

  人居环境有品质

  超大城市绘就动人底色

  在九龙坡区谢家湾街道文化村,历史记忆与时代场景交相辉映:标准篮球场上镶嵌着“建设露天电影”的怀旧元素,平整的沥青路旁古树参天,转角处飘来“建设茶馆”的缕缕茶香。

  这个始建于上世纪70年代的重庆建设厂家属区,在2023年启动改造后焕发新生。

  “以前晚上不敢一个人出门,楼梯磨滑了,灯光又暗,扶手上全是锈疙瘩。”在3栋住了20年的王婆婆回忆说。

  如今,经过精心改造,居民楼焕然一新:楼顶新做防水层根治漏水,外墙修补粉刷提升颜值,底楼选用防滑瓷砖解决返渗,楼道也完成台阶更换和照明升级。

  在有限的“巴掌地”里,设计团队巧妙运用拆除与叠加手法——拆除危旧房屋新建综合服务中心,将荒废配电站改造成“建设茶馆”,在篮球场上叠加了“露天电影”功能,让这个老社区重获新生。

  文化村的蜕变是重庆城市更新的生动缩影。“十四五”以来,重庆践行人民城市理念,通过片区更新等“六大攻坚行动”开展精准“城市针灸”。全市累计改造3.24万户城中村、1.47万户危旧房,新改造地下管网2.2万公里,在8074个老旧小区改造中同步打造“15分钟高品质生活服务圈”,新增6.4万个停车位、1.15万台电梯、3500余个便民商业网点,让“家门口的幸福”触手可及。

  与此同时,生态治理也为城乡居民高品质生活增添亮色。在长寿区桃东路应急疏散广场边,三洞沟瀑布从风雨廊桥倾泻而下,在青山绿水间形成一条灵动的白练。“环境变好了,每天傍晚我都要来这儿散散步。”居民陈欣然道出了许多人的心声。

  桃花溪的变迁见证了重庆城市生态治理的成效。作为长江一级支流,桃花溪经过流域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二、三级管网建设,以及补种8.4万平方米固坡护岸植被、50余种水生植物,水质和景观得到全面提升。如今沿岸布局的健身公园、儿童游乐园等节点景观,已成为市民休闲的好去处。

  这些变化,源于重庆系统性推进的生态治理。以“九治”为重点,重庆健全生态治理体系,长江干流重庆段水质连续8年保持Ⅱ类,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连续5年保持325天以上,建成“无废城市”细胞3800余个,生态宜居正成为超大城市的动人底色。

  从文化村的精细更新,到桃花溪的清水绿岸,重庆正用一场场精心施治的城市治理,让人居环境提升的成果,真正转化为人民群众可感可及的幸福体验。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