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新重庆-重庆日报首席记者 周尤)“我们学校有专门的膳食委员会,但我不是委员会的成员,也想时不时到学校食堂看一看,毕竟自己孩子的伙食看了才放心。”近日,重庆市两江人民小学学生家长李女士,在后勤老师的陪同下对“校园餐”进行检查,只见一盘盘菜整齐地码放在台面上,意大利面、菠萝咕咾肉、炸茄盒……色香味俱全,让人颇有食欲。
集中整治开展以来,渝北区纪委监委以查办的“校园餐”相关案件为切入点,深化促改促治,持续推进“校园餐”集中整治各项任务具体化、精细化、常态化,让“校园餐”成为放心餐。
据悉,渝北区纪委监委建立纪检监察干部“包校包片”督导工作机制,实行“一人一校”“一人一片”,采取座谈交流、查阅资料、现场检查等方式,对全区372所中小学校、幼儿园校园食品安全主体责任落实情况、食堂管理、营养健康管理等方面,开展拉网式检查,推动“三同三公开”不折不扣落实。
同时,通过查阅账目、走访调查等方式,核查资金拨付、使用流程是否规范,是否存在截留、挪用、克扣等问题,不让学生“营养资金”变成“问题资金”。推动区教委建立“财政统管+专户管理”双轨制资金监管体系,全区128所公办学校食堂资金全部纳入财政代管账户,食堂账目实现“云端监管、实时可查”;272所民办校实行专户管理、专账核算,实现资金流向全程追溯。
为了强化财政保障作用,渝北区建立教师膳食经费财政保障机制,区财政每年专项保障资金达6000余万元,实现教师膳食经费与学校食堂经费独立核算,从源头上杜绝“教师吃学生”等问题发生。试点探索实行区级财政预算保障农村学校食堂人工、水电气等运行经费,确保学生上交膳食经费全部用于食材购买,入口率提升至100%。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深化‘校园餐’专项整治,聚焦管理运行全过程、各环节,以强有力监督守护学生‘舌尖上的安全’。”渝北区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