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刻领会把握安全可靠韧性的城市工作底线要求深刻领会把握加强党对城市工作全面领导的根本要求充分发挥体育在建设现代化人民城市中的重要作用深化社会心理服务推动重庆超大城市治理扫码关注!
第012版:思想周刊·新论
上一版   
深刻领会把握安全可靠韧性的城市工作底线要求
深刻领会把握加强党对城市工作全面领导的根本要求
充分发挥体育在建设现代化人民城市中的重要作用
深化社会心理服务推动重庆超大城市治理
扫码关注!
    
 
重庆日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5 年 09 月 08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深入学习贯彻市委六届七次全会精神

深刻领会把握安全可靠韧性的城市工作底线要求

李臻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强调,着力建设安全可靠的韧性城市。市委六届七次全会也提出,全面优化韧性可靠敏捷高效的本质安全新体系。安全可靠韧性作为城市工作的底线要求,深刻反映了城市发展的内在规律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诉求。我们要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城市工作的重要论述和视察重庆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贯彻市委六届七次全会部署要求,深刻领会把握安全可靠韧性的城市工作底线要求,切实增强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为高水平建设现代化人民城市贡献智慧与力量。

  深刻领会建设安全可靠韧性城市的重要意义。安全是发展的基础,稳定是强盛的前提。建设安全可靠韧性城市,不仅关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更关乎国家长治久安和社会大局稳定。一是从战略高度看,建设安全可靠韧性城市,是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必然要求。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城市作为各类要素资源的汇聚地,极易成为风险传导的“放大器”和矛盾冲突的“交汇点”。城市安全作为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必须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筑牢城市安全屏障。二是从城市发展规律看,提升安全韧性是推进新型城镇化、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需要。重庆作为超大城市,常住人口超过3200万,城市空间立体复杂,山地地形显著,两江交汇,桥梁隧道密布,轨道交通网络发达,高层建筑林立,地下空间利用广泛。这种独特的地理结构和城市形态,在带来发展活力的同时,也潜藏多重风险,加之当前社会治安形势呈现动态化、智能化、跨界化特征,唯有坚持底线思维、极限思维,增强城市系统的抗压能力、适应能力和恢复能力,才能确保城市在复杂环境中稳健运行。三是从人民立场出发,安全可靠韧性是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根本保障。城市的核心是人,人民群众对安全、有序、宜居的城市环境有着强烈期盼。建设安全可靠韧性城市,需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通过科学规划、精细管理、智能防控,不断提升城市本质安全水平,让人民群众在城市生活得更安心、更舒心、更幸福。

  准确把握建设安全可靠韧性城市的重点任务。我们要聚焦市委六届七次全会对着力提高市域本质安全韧性水平作出的具体工作部署,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以推进。一要加强城市基础设施生命线的安全保障。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安全工程建设,运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对城市基础设施进行全生命周期监测和管理,实现实时感知、智能预警、快速处置。加快老旧管线改造升级,提高管线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加强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管理,合理规划地下空间布局,有效防范安全事故发生。二要提升房屋建筑的安全水平。科学合理确定城市建筑高度,避免盲目追求高度和规模。加强新建房屋建筑质量监管,严格执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确保工程质量安全。全面排查既有房屋建筑安全隐患,杜绝各类房屋安全事故发生,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加强农村房屋建设管理,提高农村房屋质量安全水平。三要强化城市自然灾害的防治。加强城市防洪体系建设,完善城市防洪规划,优化防洪工程布局,提高城市防洪标准。统筹城市内涝治理,加强城市排水管网建设和改造,提高城市排水能力。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开展地质灾害隐患排查治理,提高地质灾害应急处置能力。加强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和防御,提高气象灾害预警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做好极端天气应对防范工作。四要加强社会治安的整体防控。坚持整体施策,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加强公安基层基础建设,优化警力配置,提高基层公安机关的新质战斗力。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及时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加强公共安全管理,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对重点领域的安全监管,防范各类安全事故发生。加强网络空间安全管理,打击网络违法犯罪活动,积极维护网络空间安全。推进上述重点任务,关键在于把防风险、保安全作为城市工作的长期性基础性任务和一失全无的底线工程,着力提高市域安全韧性水平,健全城市安全风险全量闭环智控体系,迭代升级城市公共安全治理模式,完善城市安全应急机制。

  着力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城市安全治理格局。建设安全可靠韧性城市,需要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城市安全治理格局。一要加强党的领导。坚持党对城市工作的全面领导,把党的领导贯穿于城市安全治理的全过程各方面。加强城市基层党组织建设,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引领带动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城市安全治理。二要强化政府的主导作用。加强城市安全规划,将安全理念贯穿于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全过程。完善城市安全法规政策体系,加强城市安全执法监管,严厉打击各类违法违规行为。加大城市安全投入,加强城市安全基础设施建设和维护,提高城市安全保障能力。建立健全城市安全应急管理体系,加强应急预案编制和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三要落实企业的主体责任。强化企业安全生产意识,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加强安全生产培训和教育,提高安全生产水平。加强企业安全风险防控,开展安全风险评估和隐患排查治理,及时消除安全隐患。鼓励企业参与城市安全治理,积极提供安全技术、产品和服务。四要发挥社会组织的参与作用。培育和发展各类社会组织,引导其积极参与城市安全宣传教育、志愿服务、矛盾调解等工作。发挥行业协会商会在行业自律、规范标准制定、安全管理等方面的作用。加强社会组织与政府、企业的沟通协作,形成工作合力。五要增强公众的安全意识。加强城市安全宣传教育,向公众普及安全知识,增强其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通过安全知识讲座、应急演练、媒体宣传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城市安全知识和应急避险技能,营造全社会关注安全、参与安全的良好氛围。鼓励公众积极参与城市安全治理,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报告,为城市安全贡献力量。

  (作者系重庆警察学院党委书记、研究员)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