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四维协同 交叉贯通 构建“双创”育人新生态重庆第二师范学院 打破屏障 “小芽编程”为学前儿童插上创造力的翅膀重庆大学 创新引领海洋硅藻规模化制取西南大学 厚植“双创”沃土 澎湃青春动能重庆医科大学 铸就医学创新高地 培育卓越医学创新人才四川美术学院 以艺术之翼“智探九天” 服务航天强国建设竞逐创新展“翼”飞 青春逐梦向“新”行
第010版:智汇八方 博采众长·2025世界智能产业博览会
上一版 下一版 
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四维协同 交叉贯通 构建“双创”育人新生态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 打破屏障 “小芽编程”为学前儿童插上创造力的翅膀
重庆大学 创新引领海洋硅藻规模化制取
西南大学 厚植“双创”沃土 澎湃青春动能
重庆医科大学 铸就医学创新高地 培育卓越医学创新人才
四川美术学院 以艺术之翼“智探九天” 服务航天强国建设
竞逐创新展“翼”飞 青春逐梦向“新”行
    
 
重庆日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5 年 09 月 06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重庆大学 创新引领海洋硅藻规模化制取

  重庆大学师生在讨论交流技术问题

  随着“体重管理年”三年行动计划的正式启动,肥胖防控已提升至国家战略高度。在这场“健康中国”的行动中,一种名为岩藻黄素的天然物质,因其极高的生态和经济价值,成为减肥产品的优良原料。

  如何高效、温和且环保地提取岩藻黄素,并实现硅藻的规模化生产与产业化应用?

  为破解这一技术难题,重庆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本科生王灿、协同核心成员肖月等,联合多所高校的12名本科生组成“纤纤丽藻”团队,自主研发基于生物硅藻基全链条覆盖的硅藻养殖新技术,着力解决水产养殖中的氧气供应和养分管理问题,促进硅藻的规模化生产与产业化应用,以及岩藻黄素高产量高纯度的提取。

  目前,“纤纤丽藻”团队已掌握4项核心技术:优良硅藻藻种、高效跑道池和光生物反应器、升级版硅藻养殖配方和培养工艺、自絮凝采收工艺和超临界CO2提取工艺相耦合,并拥有边生产边修复一体化硅藻技术的自主知识产权,实现了岩藻黄素的高效提取。

  这支实力强劲的学生团队背后,是重庆大学独特的科研支持体系和双创教育模式。重庆大学硅藻新材料研究中心提供技术指导,带领项目成员进行科普科研;重庆大学学生交叉创新中心提供材料创新应用实验室,并引进VSM等仪器便于项目的发展;重庆大学电子显微镜中心提供大型电子分析表征类设备,为团队材料表征提供帮助;重庆大学明月湖实验室为团队提供项目指导以及试验场地;重庆市农科院提供实践场。

  同时,该团队依托材料学院张育新教授课题组,采取本研协同的“三融入·三跨界·三协同”“科技社团”育人模式,鼓励多学科交叉。项目成员自大一起就进入实验室开展相关的科研,期间获得多项国家级、省部级的奖项,用创新实践为“健康中国”战略注入青春的智慧与活力。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