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师生在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重庆赛区现场 |
日前,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重庆赛区选拔赛决赛举行,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师生团队研发的“小芽编程”项目,凭借首创的“端到端式无屏化实物编程”获得季军,成为近年来唯一闯入冠军争夺赛的学前儿童教育服务项目。
优异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学校跨专业、跨学科团队的刻苦钻研与不懈努力,更得益于学校将双创教育贯穿一二三课堂,以双创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双创师资与专业师资协同互通,形成“多维联动、耦合共生”双创教育体系,为学前编程教育的创新发展营造更好更优的环境。
当“人工智能从娃娃抓起”从理念走向实践,如何以儿童为中心进行适配的技术应用?构建完整的儿童编程教育生态链成为关键命题。
为此,学校团队历经深入走访调研、项目技术攻坚,创新“端到端式”无屏实物编程产品,通过AI机器人交互,实现“拼好即运行”的“零”延迟反馈,将抽象代码转化为具象操作。
在此基础上,学校团队依托西部儿童脑与认知科学研究院数据支撑,构建了富有趣味的“编程+跨学科”情境化课程体系:遵循皮亚杰认知发展曲线,细分3-4岁“指令认知”、4-5岁“逻辑分层”、5-6岁“系统思维”三阶段,融合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5大领域96课时内容,配套原创绘本与地图闯关任务,实现“玩中学、学中创”。
据悉,该项目的落地应用不仅解决了当前少儿编程教育“屏幕依赖、课程滞后、师资薄弱、交互僵化”等难题,更为我国学前儿童编程教育的普及化、规范化发展提供了“重庆方案”。
尤为亮眼的是,“小芽编程”已注册成立重庆小芽创编科技有限公司,团队获得多项市级以上奖项、多项专利软件著作权,并与多家企业达成融资意向,正实现从实验室迈向产业链的跨越发展。未来,团队将与更多幼儿园展开深度合作,打造西南地区首个学前编程师资培训基地,形成“教具研发—课程输出—师资认证”全链条服务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