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总统特朗普日前证实,英伟达公司与超威半导体公司(AMD)已同意向美国政府上缴对华芯片销售收入的15%,以换取企业恢复向中国出口特定芯片的政府许可。
以出口许可相挟,逼迫企业“上贡”。在不少美国法律界和商界人士看来,这种做法不仅“没有先例”,且“极不寻常”,甚至构成违宪,同时无异于向世人表明美国政府此前限制芯片出口时口口声声的所谓“国家安全考虑”不过是一个幌子、一个能够“套现”的手段。
变相征“出口税”有违宪嫌疑
不少法律和行业专家认为,美国政府与两大芯片公司达成的方案——对华芯片销售收入按15%比例上缴政府,可能属于被美国宪法明确禁止的“出口税”,即对出口征收的税费。
《纽约时报》报道指出,英伟达与超威半导体获得对华出口许可的代价是,“将向美国政府输送超过20亿美元”。
拜登执政时期担任白宫高级经济顾问的彼得·哈勒尔表示,除对英伟达和超威半导体销售芯片征收15%收入份额的措施存在问题外,美国宪法明确禁止征收出口税。
美国保守派智库美国企业研究所高级研究员暨中国问题专家史剑道表示,两大芯片公司同意支付的15%销售收入近似于标准税率,此前没有类似先例,且很可能因征收出口税而涉嫌违宪。
出口管制实为交易的“开关”
美国近来频频以“国家安全”为由,挥舞关税大棒、打压贸易伙伴。例如,美政府5月称好莱坞“遭受重创”,威胁将对所有在外国制作的电影征收100%关税。8月1日起对进口的铜半成品和铜含量高的衍生品统一征收50%的关税,理由也是基于“强有力的国家安全评估”。
美国政府与两大芯片公司达成的最新方案虽然避谈“国家安全”,但不少分析人士认为,当“国家安全”成为一门生意,出口管制实为交易的“开关”。
曾负责美政府出口管制政策的官员克里斯托弗·帕迪利亚认为,让企业上缴收入换取出口许可的做法“前所未有”且“极具风险”,出口管制的目的不应是增加政府收入。政府这种做法像是强行收取贿赂或勒索,甚至两者兼有。
彭博社援引美国华盛顿安全与新兴技术中心一研究员的话报道,这种政府与企业的“交易”史无前例,很可能削弱美国为保障国家安全实施相关贸易管制的说服力,“使美国以国家安全为由实施出口管制不再有效”。
美企担心“上贡”有扩大化风险
英伟达与超威半导体此次与美国政府达成共识而非诉诸法律手段,不少业内人士担忧,企业未来在与美国政府协商时或处于更加弱势地位。
韩礼士基金会贸易政策负责人德博拉·埃尔姆斯表示,此例一开,(美国政府)以后可以针对特定企业和国家设计出各种组合方案,宣称“其他人都不得贸易,但如果直接向我们付款,就可获得贸易权利”。
埃尔姆斯的判断很快得到印证。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13日公开说,未来可能将白宫与英伟达、超威半导体达成的“收入分享协议”扩展至其他行业。
美国GAMCO投资公司投资组合经理亨迪·苏桑托表示,不仅是芯片制造商,销售其他战略性产品的企业也会担忧是否受到这类“上贡”胁迫波及。为了维持出口和经营收入,这些企业可能不得不向美国政府缴纳费用。
(据新华社北京8月14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