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心病今日解,感谢代表们的反映和争取……”近日,奉节县夔州街道清水场镇改造施工现场,76岁的李先英老人攥着街道议事代表刘顺万的手激动地说。
这座场镇的改造,凝结了太多人的期盼。清水场镇始建于1997年,作为三峡移民重要安置点,西接繁华新区、东邻老城,由于基础设施滞后、道路坑洼、房屋杂乱,逐渐变为“被遗忘的城中村”。
如何改造老旧场镇?夔州街道人大工委创新推出代表议事“六步法”,即通过“居民提、小组审、集体决、协同办、民主督、群众评”全链条闭环机制,打通民意直抵决策的通道,推动治理精准高效,让曾经破败的城中村实现蝶变。
梳理归纳15项主要问题清单
“路太烂,雨天还积水。”“没燃气做饭真不方便!”……今年以来,人大代表多次深入清水场镇收集民意,居民们围着街道议事代表王旭平、刘顺万,你一言我一语地诉说着困扰。
群众所呼,代表所向。为精准破解场镇改造中的瓶颈,夔州街道人大工委创新构建“议事网格”体系,将辖区精细划分为55个网格单元,55名议事代表分头走进街头巷尾听民意心声,畅通线上线下意见反馈渠道,全面掌握场镇居民改造诉求。
王旭平、刘顺万为摸清实情,现场蹲点21次。居民谭龙云说:“现在,王代表比我还了解社区。”7名议事代表深入场镇,召开市民代表议事会、推进会22场,灵活开展“小区议事”“板凳议事”,与居民面对面沟通。最终,议事代表收集改造意见建议116条,梳理归纳后形成涵盖道路、排水、燃气等关键领域的15项主要问题清单,撰写详细的场镇改造调研报告,提交街道党工委研究决策。
今年3月,清水场镇改造被确定为街道年度重点民生实事项目。
多年期盼的场镇改造启动了
清水场镇改造是多年历史遗留难题,矛盾深、问题复杂,单靠街道一己之力难以破局。为此,夔州街道主动“向上借力”:一方面,密集对接县级各职能部门,积极争取资金、人员等支持;另一方面,充分发挥人大桥梁纽带作用,牵头搭建高层协调平台。
今年5月,县城管委负责人到清水场镇现场办公,倾听群众诉求,协调各方意见。同时,当地有关县领导以及县住建、水利、规资等部门13次深入场镇实地勘查研究。经过不懈努力,县里决定投入2500万元移民资金支持清水场镇改造。
项目确定后,夔州街道迅速牵头组建四级联动专班,依托“141”基层治理平台,精准下达议事任务16项,解决违建、违规占地、路面砼块清理、垃圾杂物清运等问题100多个。在议事代表们不懈推动和各方鼎力支持下,清水场镇改造工程在5月破土动工。
将场镇改造成群众满意的样子
“场镇改造,是大家盼了多年的大事,我们议事代表不敢有丝毫松懈,基本上每周都泡在工地上,盯进度、解难题。”清水社区党支部书记、街道议事代表刘顺万说。
项目开工以来,夔州街道人大工委便开启了“贴身护航”模式。议事代表频繁出现在施工现场,轮流监督值守。同时,利用微信群动态播报施工进展,让场镇居民实时掌握改造进展。在代表们的带动下,街道组建了一支由热心居民组成的“巡查队”,为改造工程提供支持。
目前,两座新建化粪池已完工并投用,彻底解决了场镇长期存在的下水管道堵塞难题。同时,1000米崭新道路铺设完成,雨水管网建设正稳步推进,年内将实现雨水、供水、污水、燃气、消防五类管网全面贯通。
街头巷议汇聚成“问题清单”,纸上方案落地为改造成果——夔州街道代表议事“六步法”,是破解老旧城区治理困局、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理念的生动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