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诈民警揭秘近期高发诈骗套路重庆确保提高农村居民“4个收入”水系连通 水美乡村未来产业标志性产品涌现 重庆布局“6+3”产业显成效“六步”监督助力场镇焕新江津班列上半年运量货值双飙升
第004版:重庆
上一版 下一版 
反诈民警揭秘近期高发诈骗套路
重庆确保提高农村居民“4个收入”
水系连通 水美乡村
未来产业标志性产品涌现 重庆布局“6+3”产业显成效
“六步”监督助力场镇焕新
江津班列上半年运量货值双飙升
    
 
重庆日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5 年 08 月 05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未来产业标志性产品涌现 重庆布局“6+3”产业显成效

  (上接1版)

  “重庆的文化底蕴,产业发展空间,还有对人才的周到服务,让我感到这座城市对于人才的渴求和尊重。”谈及对重庆的印象,北京大学重庆大数据研究院博士后邹程龙连连点赞。

  前年还在北京大学就读的邹程龙,通过当时重庆在京举办的引才活动,了解到重庆产业发展需求,随后来渝就职。如今,邹程龙正在探索人工智能在工业制造领域的运用。

  环境好则人才聚,生态优则气场强。

  在未来产业生态培育方面,我市开启独创探索——提出建设两江新区、西部科学城重庆高新区这两个未来产业先导区,同步推进巴南、江津、璧山等三区创建未来产业先导筹建区。

  “高质量发展未来产业,建设一批产业承载区将是‘主阵地’。”市经济信息委有关负责人表示,在两个未来产业先导区,我市将分别发展空天信息和人工智能产业;在3个未来产业先导区筹建区,将分别以生物制造、前沿新材料和沉浸技术作为产业发展主导方向。

  与此同时,我市提出重点发展技术创新策源,由市经信、科技、教育等多个部门联动,开展一批未来产业领域“揭榜挂帅”,持续布局重大技术项目,以此提升未来产业的技术策源能力。

  在未来产业主体引育方面,我市将迭代“产业研究院+产业基金+产业园区”产业体系,既开展一批未来产业企业招引征集,又精准培育本地一批专精特新企业、“小巨人”企业及独角兽企业。

  在未来产业生态培育方面,我市将丰富创建一批应用场景,带动未来产业技术转化应用和新产品开发;通过持续举办“产业、科技、金融”等路演,带动一批社会资本投入,并适时出台生物制造、人工智能等细分产业领域培育方案,制定一批未来产业针对性扶持政策。

  加强中试培育,提速科研成果转化

  未来产业新赛道的方向已经明确,重庆如何跑得“又快又稳”?

  “要在未来产业竞争中占据领先优势,重庆必须做好前瞻布局,及时将科技创新成果应用到具体产业项目及产业链上。”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史浩飞认为,发展一批中试平台是探索方向之一。

  “中试是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重要支撑,能够带动一批颠覆性技术及产品迅速实现产业化。”市经济信息委有关负责人表示,科技成果在产业化阶段必须解决产品良品率、成本控制等问题,而中试正是把处于试制阶段的新产品转化到生产过程的过渡性试验,是推动新技术从“样品”转为“产品”的关键环节。

  比如我市中试平台之一的重庆高新技术产业研究院,正是通过“试验—检测—生产”流程,持续研发推出了一批新产品、新技术。

  该研究院负责人表示,经过中试的科技成果产业化率多数达到80%以上,而没有经过中试的产品产业化率仅为30%,中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新技术的中试转化是一个长期过程,要推动未来产业高质量发展,予以全周期服务保障是应有之义。

  据了解,我市正在实施“前沿技术创新策源、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优质企业主体培育、未来产业先导区建设、应用场景牵引、高端创新人才汇聚”6类行动,在未来产业发展方面进行探索。同时,我市还将通过建立支持未来产业发展的“科技—产业—金融”循环生态,使其成为吸引更多前沿科技企业及人才来渝落户的“驱动力”。

  “未来产业有其发展规律,我们将依托资源禀赋,因地制宜培育未来产业。”上述负责人表示,我市将锚定“6+3”未来产业细分领域,深化“四侧”协同“四链”融合,立足“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产业基础和资源禀赋,推动未来产业“茁壮成长”。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