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山上的凉风”卖出更好价钱为挺身而出者“撑腰”注水“买家秀”灯亮无人离场 《南京照相馆》为何后劲这么大重庆动物园 以“动物守护先锋”品牌走出“破圈跨界”之路
第007版:评论
上一版 下一版 
让“山上的凉风”卖出更好价钱
为挺身而出者“撑腰”
注水“买家秀”
灯亮无人离场 《南京照相馆》为何后劲这么大
重庆动物园 以“动物守护先锋”品牌走出“破圈跨界”之路
    
 
重庆日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5 年 07 月 31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灯亮无人离场 《南京照相馆》为何后劲这么大

新重庆-重庆日报评论员 张燕

  电影《南京照相馆》散场,“没有一个观众起身离开,甚至一致得连动都没有动”。这一幕,随着“南京照相馆灯亮了没人走”话题冲上热搜。

  银幕上,照相馆内众人面对两张通行证爆发激烈争论,“照片比命重要”;影院内,历史的真相穿越时空直抵人心,让人心绪难平。据猫眼专业版数据,截至7月29日15时01分,《南京照相馆》登顶2025年暑期档票房榜,成为9省票房冠军。当灯光熄灭,历史在黑暗中苏醒;当灯光亮起,真相在泪水中显影。

  有人说,《南京照相馆》的后劲很大。这后劲,来自真实的千钧之力。影片取材于南京大屠杀期间的真实事件——1938年1月,时年15岁的照相馆学徒罗瑾在冲洗日军送来的胶卷时,看到日军犯下的残虐暴行。为了保存罪证,罗瑾悄悄加洗并选取16张制作成一本相册,和另一位爱国青年吴旋接力守护,让真实历史永不磨灭。

  直至今日,日本右翼势力仍频频以修改教科书等方式,妄图歪曲历史,如将“南京大屠杀”写成“南京事件”。但正是有了这些照片,侵略者试图通过摆拍粉饰暴行的历史真相昭然若揭;正是有了无数影片,如今的你我“感觉陪着素未谋面的亲人,亲历了这场灾难”。银幕上的画面惨烈无比,但真实发生的历史只会比电影悲惨、悲伤千万倍。

  照相馆中的暗房,既是一群普通人的避难所,也是守护历史真相的隐秘阵地。影片中的这本相册,是用生命接力守护的铁证,也是一个民族不能忘却的历史记忆。导演申奥说:“照片本身是记载美好瞬间的,是人性的寄托。但在日军攻陷南京以后,照片却变成了宣传的武器,变成了炫耀的工具。”这种从“记录美好”到“沦为凶器”的转变,正是影片通过影像直击历史真相的关键。

  如今,这份承载着历史伤痛的“京字第一号证据”存放于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相册封面上,依然保留着罗瑾画的一幅图:一把利刃,两颗滴血的心脏,以及一个大大的“耻”字。勿忘国耻,吾辈自强。正如二战相册捐赠者埃文·凯尔所说,“让历史不被遗忘——这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从中学习,照亮那些隐藏的黑暗,阻止悲剧重演”。

  137分钟里,观众跟着冒充学徒的邮差阿昌,一步一步踏上了1937年的南京。片尾曲《永远的微笑》响起时,银幕被分割为双重时空:彼时凋敝残破的南京,与今日的繁荣形成了鲜明对比。此刻,镜头内外,每个中国人都是历史“底片”的显影人。我们铭记历史,不是为了宣扬仇恨,而是要以史为鉴,唤起每一个人对和平的珍视和坚守。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