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刚提的‘夜班餐菜品少’,这周食堂就增加了两个新菜,工会的协商是真能解决问题。”近日,在彭水茂田水泥加工厂的“车间协商角”,员工张师傅拿着刚打的饭菜说。
这是彭水县总工会以“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为抓手,以“苗乡工荟议事厅”为载体,将民主从“制度文本”转化为“民生实效”,书写“工”字民主答卷的一个缩影。
在民主协商中,织密一张“全域覆盖”的诉求响应网。茂田水泥的“车间协商角”每月收集一线诉求20多条,从“防护口罩发放频次”到“工装尺寸不合身”,经工会与企业即时协商,解决率超90%。而针对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需求,新就业形态联合工会更打破行业壁垒——送餐员小周提出建“工会驿站”的建议后,仅两个月,集休息、充电功能于一体的新业态职工之家就在商圈落地,还协调出专属停车场。如今,从车间角落到线上议事群,从企业内部到跨区域协调,工会让劳动者的声音既能传得进管理层,也能穿透行业边界。
民主决策则在“规范+高效”中实现提质。宏业医药公司的职工代表们最近审议年终奖方案时,不再是“举手就通过”,而是对着工会梳理的“职工关切清单”逐条表决,每条意见都能得到“采纳或不采纳”的明确说明。数字化工具更让决策效率大幅提升:九黎集团通过工会App发起“旅游旺季岗位调整”投票,24小时内300多名职工参与,高票建议很快被企业采纳;“云端职代会”借助电子签到、在线投票,将决策周期从3天压缩至3小时,连出差职工也能“指尖参与”。
民主管理与民主监督的创新,让职工真正成为“主人翁”。铬帅服饰的刘姐凭借“嵌套式排版法”建议,让布料利用率提高8%,一年为企业省12万元,不仅拿到奖金还成了“管理智囊”。在工会推动下,该厂“全员提案制”去年为企业节省开支超50万元。而东恒保洁的“每周晒账单”“每月评管理”,则让考勤、补贴等“小微权力”晒在阳光下。
监督环节更有“穿透力”。工业园区保安老李用“监督哨点”App拍下消防通道杂物,1小时后就有人来整改——这样的“哨点”有100多个,去年整改安全隐患200多处。遇到“宿舍热水器拖延安装”等问题,工会的“红黄蓝”预警机制会发力,对整改不力的企业亮“红牌”并联合劳动部门督查,已推动解决“拖欠工资”“社保漏缴”等问题200余件。
从诉求被听见、意见被采纳,到权益有保障,彭水县总工会的实践让民主变得可触可感。正如职工们所说:“民主不是空话,是工装合身的舒适,是工资按时到账的踏实,是说了有人听、听了有人办的安心。”这张“工”字民主答卷,正以“接地气、见实效”的特质,让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基层焕发活力。
谢晓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