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子河畔 万花盛开夜空的盛宴《重庆大轰炸——勿忘国耻》历史洪流中的命运与抉择野溪欢
第004版:两江潮副刊
上一版   
孝子河畔 万花盛开
夜空的盛宴
《重庆大轰炸——勿忘国耻》
历史洪流中的命运与抉择
野溪欢
    
 
重庆日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5 年 07 月 20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观潮

历史洪流中的命运与抉择
——川剧大幕戏《巴蔓子将军》观后
郑维山

  近日,备受瞩目的川剧大幕剧《巴蔓子将军》首演,生动再现了2000多年前战国时代巴蔓子将军“割头留城”的壮烈史实。

  全剧由七场戏组成,并非简单地复述历史,而是通过巧妙的布局,逐步展现巴蔓子波澜壮阔的一生——

  “序幕”拉开危在旦夕的巴国背景;“闯滩”突出借兵的艰难困境;“借兵”直面忠义抉择;“平叛”虽取得胜利,却暗藏悲剧阴影;“辩冤”细腻刻画责任担当的立体人物;“哭庙”推倒神像,将悲愤升华为哲学思考;最终,在“取义”一幕中,巴蔓子以刎颈殉国,彰显其精神的升华与忠烈情怀。

  《巴蔓子将军》还用川江号子和巴山夜雨等地域文化元素描绘巴渝水域的风土风情,并与人物命运紧密相连。

  船工们粗犷有力的川江号子,营造出豪迈气势与险峻环境。而偶尔出现的巴山夜雨背景,则为剧情笼罩上地域色彩,使地域风情与人物命运交相辉映。

  剧中人物设置象征丰富,塑造了忠义悲剧英雄巴蔓子、贤妻萦芑、权谋楚王、无能巴王、私怨蹇佩、庶民蓉儿及边缘倡优等人物,展现不同阶层在历史洪流中的命运与抉择。

  音乐方面,川剧的五种声腔博大精深。在“哭庙”中,昆腔绵长婉转,表达巴蔓子内心的冲突与矛盾挣扎,个性鲜明、高亢昂扬的正宫调则彰显其刚毅与阳刚;萦芑的二黄调旋律悠扬细腻,展现女性的温婉与愁思。

  川剧特有的帮腔多次出现,或诙谐幽默,或悲凉哀婉,不仅叙事丰富,还极大地烘托了气氛。如“借兵”场上,倡优帮腔“虎豹不堪骑……人心隔肚皮”,寥寥数语便道尽人性复杂与世事无常。

  传统乐器的运用也为剧情渲染提供了强大支撑:“平叛”时,锣鼓雷霆万钧,裹挟着胜利的狂喜与军队的势如破竹;“哭庙”中,二胡的悠长呜咽,渲染出悲戚而庄重的气氛;“闯滩”的湍急音效,将观众瞬间拽入波涛汹涌的险境;“取义”中,巴蔓子刎颈瞬间,配以短促锣声,这种戛然而止的音效处理,给观众带来强烈的听觉冲击和心理震撼。

  一部好剧离不开演员的舞台表现。《巴蔓子将军》中,演员们技艺精湛,“趟马”动作矫健,“圆场”自然流畅,“亮相”彰显雕塑般的戏剧张力,皆与舞台音乐巧妙配合。

  尤其是演员们在歌唱、念白、身段和武艺上均展现出了深厚功底。武戏部分的打功,一招一式尽显川剧“手眼身法步”的精髓与美感。“取义”的群体“武舞”气势恢宏,将舞台力量表现推向极致。

  其中,唐纬饰演的巴蔓子,表演张力十足,无论是“辩冤”中肩背荆棘、跪地请罪的痛苦,还是“取义”时舍生取死的悲壮,都通过层层递进的情绪积淀、强烈的情感爆发、坚定的眼神、无奈的表情配合精准动作,将人物的内心挣扎与精神演绎得淋漓尽致,使观众真切感受到英雄的无奈与伟岸。

  周露饰演的萦芑,则以清亮穿透的嗓音和柔美多变的表演,细腻地展现送别巴蔓子时的不舍与哀怨、焦虑与担忧。她用细微的唱腔颤音和哽咽的念白,诠释出巴地女性的温婉与坚韧。

  在舞美设计方面,《巴蔓子将军》采用写意与象征手法,布景简洁大气,营造的意境为剧情增色。

  例如,“借兵”中,舞台仅用粗犷的线条,便巧妙地构建出楚王宫殿的森严与肃穆,体现虚实相生的意境之美;“取义”高潮时,舞台骤然点亮红色灯光,象征热血与牺牲的壮烈,同时预示悲剧临近,强烈冲击视觉与心灵;而在巴蔓子沉思或独白时,蓝色或绿色冷光营造出超然或孤寂之感。

  舞台灯光不再只是照明工具,而成为剧情、环境氛围的有机组成部分,不断强化了观众的文化认同与情感共鸣。

  毫无疑问,《巴蔓子将军》以“割头留城”的悲壮场面,深厚的历史底蕴和哲学思考,激发我们对忠诚、信义、家国情怀的深层共鸣。期待该剧进一步精细打磨,让作品的深沉意蕴更好地与新时代的澎湃情感、执着追求融会贯通,迸发出持久而绚丽的文化生命力。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