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7月17日,重庆体育博物馆,市民在馆内参观。记者 齐岚森 摄/视觉重庆 |
 |
7月17日,重庆体育博物馆开馆。(受访者供图) |
随着巴人手中的长矛破开平静的湖水,一双大手抓住了还在微颤的矛柄,大手的主人——巴蔓子将军身披战甲巍然而立……刚一踏进重庆体育博物馆的大门,扑面而来的裸眼3D就用一个个震撼人心的画面,将重庆数千年的体育历史展现在观众眼前。
7月17日,历经3年筹备,重庆体育博物馆在重庆市大田湾全民健身广场开馆。这座承载巴渝体育奋斗史的文化新地标,以万件珍品与前沿科技交融,诠释了重庆体育发展的历程。
重庆体育博物馆建筑面积达2000平方米,共设6个展区,汇聚了珍贵藏品1万余件(项),展现古代巴渝的尚武精神,近代重庆的体育星火和新时代新重庆的辉煌体育成就。
在这里,观众可以看到哪些展品?它们的背后,又凝结着哪些重庆体育健儿团结协作、顽强拼搏的故事?当日,记者进行了打探。
重庆中学生足球赛上大胜英国水兵
2015年3月14日,重庆奥体中心足球场内涌入了近5万球迷,让重庆成为当时中超上座率最高的城市。
重庆人对足球的热爱早在百年前便已萌芽。当时,一群重庆中学生以7∶0的成绩大胜英国水兵。这一重要历史事件的“见证者”——一口铜质吊钟,就放在重庆体育博物馆中。
1925年,曾在英国伯明翰大学留学的杨芳龄,接任重庆广益中学校长。杨芳龄将从英国购回的标准足球和足球鞋,以1/3的价格售给广益中学足球队队员,以半价售给体育教师。硬件的提升,让学校足球队实力大增。
1933年,英国军舰“FALCON”(福康)号的水兵们,在广益中学与该校足球队进行了一场比赛。最终,“广益”队以7∶0战胜了“福康”队。赛后,“福康”队将舰上一座铜钟赠送给广益中学足球队作纪念。这口铜钟从此被留在了重庆,成为重庆现代足球运动起源的重要实证。
在这口铜钟旁,还摆着一块展板,上面讲述了中国代表队首次参加奥运会的故事。其中,重庆人刘雪松作为翻译随队。这些珍贵的老照片和视频资料,让专程来渝参加重庆体育博物馆开馆仪式的国际奥委会前执委吴经国很是激动。他回忆,在第十届奥运会举行期间,日本企图让中国选手刘长春代表“伪满洲国”参加奥运会,但刘长春严词拒绝,并特意向奥委会邮寄资料以澄清事实。最终,几经波折,刘长春才得以带着中国代表队,踏上奥运赛场。
贺龙元帅曾为重庆队开球
随着展厅中央的红绸被缓缓揭下,贺龙元帅为足球赛开球的雕塑在众人面前亮相。雕塑背后的墙面上挂着记录这一场景的黑白照片。
照片拍摄于1952年5月4日。彼时,西南区第一届人民体育运动大会在重庆大田湾人民广场隆重举行,其规模之大、人数之多,堪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第一次体育盛会。时任西南军区司令员的贺龙在开幕式上讲话,随后,贺龙亲自为西南军区队对重庆市队的足球比赛开球。
195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首座甲级体育场——大田湾体育场在重庆建成,成为当时西南地区乃至全国具有代表性的体育建筑。
1965年,重庆籍运动员陈家全在大田湾体育场跑出(手计时)10秒整的成绩,平了男子100米世界纪录;贺祖芬则以11秒5的成绩刷新了女子100米全国纪录。1994年中国足球职业化改革以后,大田湾体育场先后成为前卫寰岛、重庆隆鑫、重庆力帆等球队的主场,陪伴着重庆足球走向辉煌。2000年,主场作战的力帆队在这里夺得了足协杯冠军。
贺龙女儿贺黎明也来到重庆参加体育博物馆的开馆仪式,看着博物馆内父亲的雕像和老照片,贺黎明说:“父亲很喜欢体育运动,哪怕是在打仗期间,他也会利用间隙带着战士们运动强身。在父亲看来,体育运动不仅能强健体魄,也能培养团队协作的默契。”
奥运金牌见证辉煌时刻
沿着展厅继续前行,一块块见证重庆体育蓬勃发展的金牌逐一呈现。
看着展柜里曾经陪伴自己征战赛场的乒乓球拍和残奥会金牌,两届残奥会乒乓球冠军、重庆人廖克力感慨良多:“它们都是陪伴我多年的老伙伴,捐出来,有不舍。但是我更希望让更多人通过这些物件和故事,爱上积极向上的体育运动。”
展柜里还陈列着大批重庆奥运健儿们的捐赠:伦敦奥运会羽毛球冠军李雪芮用过的羽毛球拍、巴黎奥运会艺术体操冠军丁欣怡用过的球和棒、里约和东京奥运会跳水冠军施廷懋获得的4块金牌……这些展品,让观众看到了新时代重庆体育健儿为国争光的辉煌时刻。
重庆体育博物馆里的珍贵的展品,不仅记录着重庆体育从萌芽到辉煌的足迹,更铭刻了这座城市团结拼搏、永不言弃的精神。未来,让我们共同期待重庆体育在传承中创新,在更多的赛场上绽放光芒,续写属于重庆体育的传奇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