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信用赋能探索基层矛盾纠纷化解新机制以“四个聚焦”助力构建老年友好型社区用“五指解纷法”创新基层社会治理人工智能助力提升社区综合服务效能
第007版:思想周刊·策论
上一版 下一版 
编者按
信用赋能探索基层矛盾纠纷化解新机制
以“四个聚焦”助力构建老年友好型社区
用“五指解纷法”创新基层社会治理
人工智能助力提升社区综合服务效能
    
 
重庆日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5 年 05 月 12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深度聚焦

以“四个聚焦”助力构建老年友好型社区

杜巧 杜斌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完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网络,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深化养老服务改革发展的意见》也提出,“强化社区养老依托作用”。建设老年友好型社区是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的重要抓手,也是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的根本途径。要充分认识到社区作为基层治理的最小单元和养老服务重要平台的关键作用,积极构建老年友好型社区,着力提升老年人服务质量、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助力老年人实现社会价值。

  聚焦打造适老居住环境。老年友好型社区,就是要让老年人在社区生活得更加舒适、更有幸福感。一是统筹适老化标准建设。将适老化要求融入城市更新、老旧小区改造及农村人居环境提升工程,重点推进住宅电梯加装、无障碍坡道及扶手建设,优化社区公共环境道路、休憩区、照明及信息化设施,为老年人营造安全便捷的居住环境。二是强化公共空间安全治理。完善社区防火与紧急救援网络,配强专业救援队伍,优化老年人住宅消防及应急救助功能,定期开展独居、空巢、失能等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的安全隐患排查,切实消除风险隐患。三是提升社区景观品质。一方面推进环境综合整治,实施绿化、美化、净化工程,改善社区微环境;另一方面注重景观功能优化,通过差异化植被配置增强层次感,结合老年人活动需求设置园艺疗愈区、共享菜园等特色空间,兼顾私密性与安全性。以高质量适老化设计标准引领社区服务质量提档升级,助推养老产业发展提质增效。

  聚焦构建便老生活环境。依托和整合现有资源建立“一站式”社区养老服务体系,集成医疗护理、生活照料、精神慰藉等多元服务,推动养老与医疗、文化、教育等资源有机衔接,构建覆盖生活照料、健康管理、精神关怀的全链条支持网络,让老年人在社区即可享受优质便利的养老服务。一是发展健康支持服务。推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定期为老年人提供健康评估、健康管理等基层医疗保障;为高龄、失能等特殊群体开展上门巡诊、随访等居家医养服务;普及健康老龄化理念,重点开展失能失智预防、慢性病管理等健康科普教育,全面提升老年人健康素养。二是提供精神关怀服务。依托社区志愿者组织健全专业心理服务网络,提供心理疏导、危机干预等精准服务;通过多媒体渠道创新心理健康知识宣教方式,提升老年人心理调适能力;建立特殊困难老年人重点帮扶定期探访机制,实现关爱全覆盖。三是开展文体活动服务。搭建终身学习平台,整合老年大学、社会组织等资源设立社区教学点,培育自主学习团队;打造文化活动平台,定期开展适老文体活动,组建专业老年文艺团队;构建社交互动平台,通过多样化文娱项目促进老年人积极参与,增强其社会参与感和归属感。

  聚焦营造敬老社会环境。敬老爱老的社区文化,有助于老年人建立和维持良好的社会关系。一是营造敬老爱老社会风尚。加强人文关怀,举办“敬老月”系列活动,选树、表彰和宣传孝亲敬老先进典型。开展全民参与的好家庭好家教好家风讲座、故事分享等活动,促进代际和谐与邻里互助,将适老化理念融入社区文化,形成关爱老年人的良好风尚。二是激发老年群体社会参与活力。积极开展“银龄行动”,引导和组织老年人广泛参与纠纷调解、公益服务等社区治理工作。鼓励老年人作为居民代表参与社区建设管理,帮助老年群体实现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三是加强老年人权益保障普法宣传。依托社区服务站开展常态化法律咨询和宣传活动,提升老年人法治素养,针对电信诈骗、非法集资等突出问题加强警示教育,切实增强老年人自我保护能力。

  聚焦创建助老数字环境。数字时代势不可挡。未来,智慧养老在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创新养老服务方式、促进养老服务供需对接等方面大有可为。一是建设包容型数字社区。在社区超市、互助食堂等老年人高频服务场所保留现金等传统支付方式的同时,进一步简化线上转账、支付、查询等业务操作流程,优化为老服务类App、小程序等,提升老年人使用体验。推动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快智能老年产品研发创新,拓宽智慧养老应用场景,完善质量监管体系,满足老年人个性化需求。二是提升老年人数字素养。整合高校、社工组织等专业力量,开展“智慧助老”系列科技助老公益项目,通过系统化的数字技能课程,帮助老年人实现从“技术恐惧”到“主动学习”的转变。三是构建智慧养老社区新范式。加快居家社区养老信息网络建设,推行居家养老服务智能化,实施“互联网+养老”智慧助老行动,建立“云平台—社区—医疗机构”联动的应急响应机制,实现意外情况的实时预警与快速处置。利用社区综合服务平台,构建集生活照料、医疗健康、安全防护于一体的智慧养老服务平台。

  (作者单位分别为重庆师范大学、重庆邮电大学)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