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重庆财经职业学院与永川大数据产业园合作共建的重庆云谷产业学院 |
去年12月17日,重庆财经职业学院与永川大数据产业园合作共建的重庆云谷产业学院破浪启航。这是对国家“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战略部署的深入落实,也是校企双方勇担时代使命、践行社会责任的生动体现。
锚定服务区域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目标,重庆云谷产业学院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园校合力,聚焦财经商贸、影视科技、电子信息类专业开展“入园进企”协同育人,共建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和区域开放型实践中心,实现产业、专业、就业联动,奋力打造“西部数字技术技能人才摇篮”,为重庆建设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创新引擎。
园校共投共建
合力打造育人“共同体”
重庆云谷产业学院的成立,是永川区推动产业升级与教育融合发展的重要一步,也是贯彻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关键实践。
近年来,永川区积极响应党中央、国务院及重庆市关于数字经济发展的战略部署,在科技影视、自动驾驶、服务外包等领域持续深耕,构建起“1437”数字经济发展体系。
然而,产业快速迭代升级的征程中,高素质技能人才短缺的问题愈发凸显,尤其是数字化产业领域,亟须兼具理论素养与实践能力的技术技能人才。
顺应时代呼唤,永川大数据产业园与重庆财经职业学院应势携手。
永川大数据产业园作为永川区数字经济发展的核心阵地,充分发挥区位优势、交通优势和人才优势,吸引了抖音、百度、腾讯、阿里巴巴等550余家企业入驻园区,荣获最具活力软件园、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国家文化大数据标识基地等多项国家级荣誉,彰显其强劲的产业实力与创新活力。
重庆财经职业学院作为职业教育领域的领头羊,以财经商贸为核心、电子信息为补充的专业布局,与云谷产业学院聚焦领域高度契合;其数字化建设成果斐然,“数字校园”体系完备,获得“职业院校数字校园样板校”称号。
园校双方基于已有项目成果与产业资源,秉持“园校共建、资源共享”理念,以重庆云谷产业学院为纽带,展开深度合作。聚焦财经商贸、电子信息类专业,推进“入园进企”协同育人模式;共建产教融合实训基地与国家级区域开放型实践中心。
深化产教融合
创新“入园进企”育人模式
在重庆云谷产业学院,教学环境与职场生态深度交融,育人模式与产业需求同频共振。
精心设计的教学环境,是产教融合的生动表达。园区方大手笔投入教学场地、实训设备与宿舍设施,既保障生活品质,又营造浓厚学风。
在教学空间布局与管理制度上,学院创新性引入企业办公理念。教学场地模拟真实职场办公环境,课室配备开放式工位、项目讨论区与会议空间,推行企业化作息和行为规范,让学生在求学期间就能深度体验真实的职场环境,实现从“学生”到“准员工”的无缝衔接。
贴合产业的育人模式,是服务产业的务实之举。紧扣国家和区域产业需求,学院首批开设数字媒体技术、网络营销与直播电商等前沿专业,精准匹配永川大数据产业园的科技影视、电商直播、软件信息等主导产业。
当前,永川区科技影视产业集群正加速形成,“文旅+科技影视”消费市场空前火热。永川区大数据产业园内的达瓦(重庆)影像科技有限公司作为产业龙头,其设施设备、技能技术在虚拟现实、影视制作等领域均具有领先地位。基于此,学院与达瓦(重庆)影像科技有限公司共建“订单班”,广泛搭建师生展示平台,定向培养科技影视产业急需的技术技能人才,为永川区科技影视产业“摄录演、采编播、服化道”全链条提供智力支撑。
这是重庆云谷产业学院创新构建“入园进企”协同育人模式的一个缩影。学院通过与达瓦、网易等多家知名企业共建“订单班”,让企业深度参与课程设计、实训考核全流程,学生入校即明确职业方向,毕业即可无缝上岗,实现教育供给与产业需求的精准匹配。
此外,学院创新打造“1+1.5+0.5”培养体系,将理论与实践有机融合。前两学期筑牢专业根基,中间3个学期入驻产业园,投身虚拟制片、智慧门店运营等实战项目,最后一学期通过双选进入企业实习就业。“三位一体”导师团队全程护航,学校教师与企业工程师联合授课,行业专家亲临指导,辅导员与生活导师贴心关怀,全方位助力学子成长。
这种创新育人模式,不仅缩短了人才培养周期,更开创了校企双赢的新局面。正如重庆永川大数据产业园开发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许家永所言,将职业院校建在产业园区,既让学生技能紧跟市场,又为企业储备了优质人才。当毕业生走出校门时,带走的不仅是文凭,更是与产业发展同频的实战能力。重庆云谷产业学院正以蓬勃的创新活力,书写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强化实践教学
培育懂技术善创新的复合型人才
4月16日,学院首期学员选拔宣讲会火热启幕,重庆财经职业学院1000余名学生踊跃参与。宣讲会上,永川大数据产业园负责人深刻剖析产业升级趋势与人才需求,明确提出学院将致力于培养“懂技术、通产业、善创新”的复合型人才。
在重庆财经职业学院看来,职业教育就是把教学、求知和做事结合在一起,只有在“做中学”才是真正的学,只有在“学中做”才是真正的做。
遵循这一理念,重庆云谷产业学院以“做中学、学中做”为核心,全面推行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各专业课程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同步进行,课堂即实训场,教师既是讲师也是项目导师。通过项目驱动式教学、企业真实案例导入等方式,提升学生问题解决能力与技术应用水平,让职业教育真正做到“用得上、干得好”。
课程设置打破传统边界,构建沉浸式学习新生态。岗位通识课筑牢专业根基,岗位拓展课引领学生探索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岗前实训课依托企业真实项目强化实操能力,涵盖职业素养、创新创业等在内的六大课程模块,如同一座“能力立交桥”,让职业素养在项目协作中自然养成。
教学装备对标企业标准,打造职场化实训场景。通过“企业级工具+项目化场景+岗位化标准”三位一体的配置,学院实现课堂与职场无缝对接,让学生在前沿技术应用中积累实战经验,为向“准职业人”蜕变注入底气。
成长护航贯穿全链条,就业创业通道全面打通。学院不仅提供学历提升、创业孵化等多元服务,更依托与产业园内550多家企业的深度合作,开辟2万余个实习就业岗位,让学生“足不出园”即可实现职业理想。
企业技术标准融入课程,真实项目驱动教学,商业进度对接教学计划……重庆云谷产业学院这场“园校”联动的创新实践,正以蓬勃之势重塑职业教育新形态。
展望未来,学院计划5年内为地方产业培养3000余名高素质复合型、应用型、创新型技能人才,在推进多链融合、服务重庆数字产业发展、助力现代化新重庆建设的征程中,书写职业教育的崭新篇章。
向军 图片由重庆财经职业学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