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发展为导向 “四步棋”蹚出深化改革新路径走协同育人创新之路 绘多元发展共赢新景
第010版:重庆职教 提质领跑 全力打造具有重庆辨识度、全国影响力的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范例
上一版 下一版 
以服务发展为导向 “四步棋”蹚出深化改革新路径
走协同育人创新之路 绘多元发展共赢新景
    
 
重庆日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5 年 05 月 11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重庆市旅游学校
走协同育人创新之路 绘多元发展共赢新景

  重庆火锅国际产业学院、重庆小面产业国际培训中心签约暨揭牌仪式

  职业教育作为与经济社会发展联系最为紧密的教育类型,如何勇担使命、探索新途。

  重庆市旅游学校,这所承载着六十余载历史底蕴的职业院校,自1960年2月创建,1982年开启职业教育新篇以来,摘得“国家级重点职业高中”“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等一系列金字招牌,以及“全国餐饮职业教育示范院校”“重庆市高水平中职学校”等殊荣,始终在职业教育的舞台上熠熠生辉。

  近年来,产业变革的号角催人奋进,高素质人才的需求愈发迫切,重庆市旅游学校敏锐感知时代脉搏,主动投身这场深刻变革。立足自身专业优势,以生态创新实践为指引,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逐步走出了一条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创新特色之路,人才培养质量取得明显成效。

  人才培养创新

  系统构建 书写立德树人新答卷

  在职业教育与产业变革深度融合的时代背景下,重庆市旅游学校以系统思维构建人才培养生态创新体系,将育人理念、课程改革与培养模式三维熔铸为有机整体,蹚出一条特色发展之路。

  教育的本质是生命对生命的唤醒。学校秉持“德技并修、全面发展”的育人理念,通过多元化的素质教育活动,将综合素质培养融入日常教育肌理,展现新时代职教学子的蓬勃风采。

  晨曦中的晨跑队列、课间操的整齐律动,构成校园最富朝气的风景线;趣味运动会、篮球联赛等体育活动,不仅锻造学生强健体魄,更在团队协作中培育拼搏精神——校田径队在市级职校运动会屡获一等奖的佳绩,正是体育育人的显性表达。艺术教育同样成为点亮心灵的火炬,2024年摘得市级艺术活动月一等奖的殊荣,印证着以美育人的深度浸润。而礼仪操比赛、志愿服务等特色活动,则如春雨般滋养着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课程作为人才培养的核心载体,承载着知识传递与能力塑造的双重使命。学校依托重庆市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发展整校推进项目、市级规划课题、教改项目及课堂革命典型案例项目,聚集整合育人育才资源,着力构建“岗位核心,双轮驱动,四层循环”教学模式,以及“三项融合,双线贯通,能力渐进”的中职专业课程建设模式。创新职业教育教学模式,以数智化改革赋能课程建设。

  如果说课程改革是育人体系的筋骨,那么特色培养模式则是激活创新的血脉。

  学校以专业部为单元打造三大育人方阵:旅游专业部三十余年深耕“服务+专业”双核模式,向高星级酒店、文旅企业输送数千名基层管理人才,成为区域现代服务业的人才蓄水池;烹饪专业部创新“产教融合+文化传承”路径,校企共建“美食文化产业学院”,“岗课赛证”体系成效显著,获全国教学成果二等奖及烹饪大赛多项殊荣;应用型技术人才培养部则在数智化浪潮中勇立潮头,动漫专业深度参与《哪吒2》制作跻身行业标杆,计算机、新能源专业以赛促学斩获市级以上奖项50余项。

  从综合素质的培根铸魂,到课程体系的迭代升级,再到培养模式的破圈突围,重庆旅游学校的人才培养生态创新,生动回答着“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时代命题。

  教师队伍创新

  五维并进 打造德技双馨卓越队伍

  在职业教育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教师队伍建设既是支撑产业升级的动力源,更是培养大国工匠的领路人。

  重庆市旅游学校以“五维并进”策略构建教师发展新生态,以党建为引领,将能力提升、教学创新、团队协同与文化浸润熔铸为有机整体,打造出一支德技双馨的卓越师资队伍。

  党建领航铸就育人之魂,是这支教师队伍的鲜明底色。学校将党建统领贯穿教师队伍建设全过程,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和价值观。建立健全师德师风评价机制,将师德作为年度考核、职务晋升的重要依据,让“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融入教师职业基因。

  多元培训锻造过硬本领,彰显产教融合的鲜明特色。学校实施教师发展整校推进项目,构建“四阶四导四训四驱”培训模式,设置个性化研修项目,提升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组织教师深入企业参与项目研发,深化产教融合,让教师既能站上讲台授业解惑,又能走进车间技术攻关。

  创新赋能激活教学变革,成为质量提升的核心引擎。学校组建跨学科融合的特色教学团队,以项目为载体推动教学研究和改革实践。实施“一驱一引五程三建”教师队伍建设模式,重视科研成果转化和应用,以研促教,提升育人实效。

  团队协同凝聚发展合力,培育共生共长的生态文化。学校鼓励教师参与团队建设,形成特色鲜明的教学团队。建立激励机制,对表现突出的教师给予表彰和奖励,举办教学成果展示会和经验交流推广会,提升团队凝聚力和战斗力。

  清廉文化涵养育人环境,筑牢风清气正的发展根基。学校制定全面从严治党责任清单,组织廉政教育活动,开展清廉教研组、清廉处室等清廉单元评选,营造清廉文化氛围,形成潜心教书、静心育人的良好生态,获得重庆市清廉学校建设标杆案例。

  学校深耕教师队伍建设沃土,队伍建设成效斐然,涌现出多名领域专家,制定多项课程标准获推广。教育教学质量大幅提高,学生在各类技能大赛中屡获佳绩,毕业生升学率和用人单位满意度保持较高水平。

  校企合作创新

  多元聚能 构建协同发展新生态

  近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科学统筹与强力支持下,学校锚定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目标,以产教融合实践基地建设为突破口,全力打造功能完备、开放共享的实训中心,为培育高素质技能人才筑牢坚实根基。

  以与重庆小面产业园共建“美食文化产业学院”为典范,双方秉持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理念,在特色产品研发与市场化推广领域展开深度合作。企业前沿技术与市场需求的引入,激发创新活力,一系列兼具地域特色与市场竞争力的产品应运而生,并成功推向市场,实现了教育链、产业链与创新链的有机衔接。

  学校在产教融合进程中持续深耕,成功申报重庆市西餐烹饪、中餐烹饪专业现代学徒制试点,携手餐饮龙头企业创新实施“五体合一”培养模式,将课程与企业需求、标准、项目、管理、文化深度交融,构建起学校与企业双主体全程协同育人体系,有效提升了学生职业素养与实践能力,为企业输送了大量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同时,学校勇担职教发展重任,牵头成立重庆旅游职业教育集团,参与创建重庆小面食品及农产品加工产教联合体,搭建职业教育领域交流合作的广阔平台;与6家企业在动漫与游戏制作、美容美体等8个专业开展联合办学,践行“招生即招工、毕业即就业”的育人路径,精准对接企业用人需求,实现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的无缝对接。

  紧扣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学校主动融入大渡口区“农文旅产业”融合发展大局,创新探索“政—校—村—企”协同发展新模式,与6个村社、12家民宿组建乡村振兴联盟,深挖乡村文化与资源禀赋,致力于打造“一村一品一特色”的乡村发展新风貌。实践中,学校团队研发出11道区域地标菜、15款潮流饮品、4套主题宴席、1套冷餐宴,并开发“乐享未来”《江湾半岛饮品》课程及配套资源,为乡村产业发展注入人才与技术动能。

  值得一提的是,学校始终坚守“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理念,成立“校企融合”协调机构,构建“层次发展,精品建设”管理机制,全面推行“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三全育人模式。通过精细化实习管理,全程护航学生成长,确保实习环节成为学生锤炼技能、积累经验的重要舞台。近两年,学校交出亮眼成绩单,毕业生对口就业率达100%,企业反馈满意度超95%,这不仅彰显了学校在人才培养质量上的卓越成效,也印证了学校在实习管理工作中的精细化与专业化水平。

  谭茭 图片由重庆市旅游学校提供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