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重庆获奖名单 扫一扫 就看到 |
4月2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在京召开“全国工业和信息化系统先进集体、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来自全国工信系统的292个先进集体、373名劳动模范和91名先进工作者获表彰。其中,我市有8个集体、15名劳动模范和1名先进工作者上榜。
作为我市工信系统工作中的佼佼者,此次获奖的先进集体、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他们在推动重庆工业化信息化发展中,有哪些突出表现?记者整理了部分获奖单位和获奖者的先进事迹。
市经济信息委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处:
推动软件产业成为重庆经济“硬支撑”
创新建设软件人才“超级工厂”15家,培育“北斗星”“启明星”“满天星”软件企业124家,全市软件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201亿元,同比增长16.4%……这是截至2024年底,重庆软件产业发展取得的“成绩单”。亮眼数据背后,离不开此次获评全国先进集体的重庆市经济信息委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处(以下简称软件处)的默默耕耘。
从2022年7月我市启动软件产业“满天星”行动计划以来,软件处统筹“场景、场所、企业、人才、生态”5项关键要素,加快实现“楼宇用起来、人气聚起来、产业兴起来”,推动全市软件产业“政策机制更加健全、产业规模逐渐壮大、企业实力逐步加强、载体能级稳步提升、人才引育成效显著、产业生态持续向好”,推动软件产业成为全市经济发展“硬支撑”。
特别是围绕软件企业“招大引强”,软件处协同市、区两级累计招商落户普华基础软件、禾赛科技等重点项目650多个,合同引资金额超1000亿元;累计培育国家级优质软件企业31家,国家试点示范项目85个,市级首批“启明星”“北斗星”软件企业39家,市级优秀工业软件、汽车软件等软件产品230多个。
近年来,软件处持续做好软件人才引进及培育,助力我市创建软件人才“超级工厂”16家,形成每年上万名人才供给能力,目前全市有软件从业者近40万人,含中高端软件人才7.6万人。
赛力斯智造体系总经理何海涛:
助力“重庆造”汽车走向高端市场
在日前举行的“2025上海国际车展”上,赛力斯汽车携“问界”品牌全系产品及最新技术成果亮相。问界M9车型从交付以来累计销量突破18万台,展现出消费市场对其“智慧豪华”定位的充分认可。还有刚上市不久的问界M8车型,凭借出色的产品力,短短数日内大定订单突破5万台,再次印证“重庆造”新能源汽车的强大市场号召力。
“问界”车型能够叫好又叫座,获评全国工信系统劳动模范的赛力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智造体系总经理何海涛功不可没。
围绕“保生产、保质量、保交付”重点,何海涛与团队成员迎难而上,打赢了一场又一场“硬仗”。
2023年,何海涛每天扎根在工地现场,带领赛力斯汽车各部门各单元,先是用时一年建成赛力斯“超级工厂”,然后用时半年完成生产线安装并实现首车下线,创造了同行业最快速度。
他带领团队在3个月内“从无到有”建立赛力斯智能制造体系SiPS,并不断推进体系数字化迭代,确保产品高效制造、质量一流。团队在行业内率先建立从数据层到决策层的“汽车产业大脑”,推动产业链高效协同和科学决策。2024年1月,面对新M7车型的海量订单,何海涛带头优化生产流程,突破多道生产工艺瓶颈,推动单一车型跨厂生产,实现月交付突破3万台的目标。
2024年,赛力斯汽车产量、产值实现双倍增,特别是问界M9车型连续11个月稳坐国内50万元以上豪华车型销量第一,实现“重庆造”汽车在高端市场占有率零的突破。
两江新区产业促进局副局长梁宵:
助力培育软件产业“排头兵”
重庆软件产业“满天星”行动计划实施近3年来,在每年全市各区县“满天星”行动计划效果评比中,两江新区总是名列前茅。
作为负责两江新区软件产业发展工作的产业组组长,梁宵积极参与推动出台了一揽子软件产业发展专项政策,包括牵头编制《重庆两江新区推进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建圈强链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重庆两江新区促进软件和信息服务业高质量发展专项政策》,制定出台软信产业发展考核激励办法、特色产业园绩效评价办法。
在他的不懈推动下,两江新区培育出“2个市级软件产业园、2个满天星示范楼宇、16个区级特色软件园”产业矩阵,实现新区“名园、名企、名品”数量位列全市第1,辖区内软信企业突破4300家、产业规模突破1000亿元。
梁宵还以主要参与人身份,助力两江新区创建工业互联网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建成国家工业互联网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助力辖区企业创建市级数字化车间107个、智能工厂22个,创建一大批市级智能制造示范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