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机遇叠加新优势 职业教育向新再出发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分类分层式人才培养助力高质量就业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 “智”启产教融合新路 “电”亮学子成才梦重庆财经职业学院 创新培养路径 赋能新时代财经人才成长
第005版:加快建设教育强市 砥砺前行担当作为
上一版 下一版 
把握机遇叠加新优势 职业教育向新再出发
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分类分层式人才培养助力高质量就业
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 “智”启产教融合新路 “电”亮学子成才梦
重庆财经职业学院 创新培养路径 赋能新时代财经人才成长
    
 
重庆日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5 年 04 月 27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重庆财经职业学院 创新培养路径 赋能新时代财经人才成长

  重庆财经职业学院重百现代产业学院企业开放日活动

  学生获国家级技能奖项19项、省部级奖项103项,获创新创业国家级奖项5项、省部级121项;学校专业群入选重庆“双高计划”,建成国家骨干专业5个、国家级在线精品课程4门、28门课程入选市级一流课程……

  闪耀的荣誉见证了重庆财经职业学院培养高素质财经人才的成效。一直以来,重庆财经职业学院(以下简称“重财职院”)坚持产教协同育人,充分发挥专业优势,不断探索、大胆创新,成功构建了“三浸润、三重构、三耦合”高职新质财经人才的培养路径,为行业输送了大批兼具财经素养、数字能力、创新精神和跨界视野的复合型人才。

  培根铸魂 “三浸润”涵养职业品格

  走进重庆财经职业学院的校园,浓厚的财经文化气息与清新的人文之风相得益彰。这得益于学校独创的“三浸润”财经人才职业素养培育体系,春风化雨般滋养着每一位学子的职业品格。

  财经伦理浸入大思政育人体系,塑造学生“优秀人格”。学校构建“一心三环五通十育”大思政格局,打造“思政课+课程思政+专题课”三维课程体系,通过“企校共创”“家校共促”等特色实践,让学生在知行合一中锤炼品格,为职业生涯系好“第一粒扣子”。

  职业操守浸入“三财”校园文化体系,培养学生“高尚情操”。学校将廉洁自律等职业操守融入校园文化建设,构建了“财品、财智、财英”三财校园文化育人体系,形成了“文化素养课程+素养学分 认定系统+‘三财’活动品牌”的全链条育人体系,使职业道德从课堂规范内化为行为自觉。

  国际素养浸入人才培养体系,涵养学生“世界胸襟”。学校构建“全球胜任力+跨文化思辨+创新实践”三维赋能体系,实施“海外研修+国际赛训+双语浸润”培养方案,通过“一带一路”电商乡村振兴学院、海外就业“订单班”等国际化平台,培养具有“中国心、世界眼”的财经人才。

  破立并举 “三重构”锻造新时代财经人才

  “我们的课堂,有一半在产业园区里。”这句话语,道出了学校产教协同育人的重要性。

  学校通过重构“五维”能力图谱、“跨界复合”课程体系、“园区课堂”教学模式的“三重构”人才职业能力培养路径,精准破解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两张皮”的难题。

  学校精准对接产业需求,通过实地调研、考察访问,重构岗位专精技能、岗位通用能力等“五维”能力图谱,为人才培养提供精准“导航”。

  与此同时,依托“五维”能力图谱,学校构建了“财经+数字+特色”的新质财经人才课程体系、打造了“园区课堂”教学模式。

  一方面,学校开发《AI+财经应用》等前沿课程,让学生与科技变革同频共振;创新《重百商业史》等特色课程,实现共性培养与个性发展的有机统一;另一方面,学校将电子商务等专业课堂“搬进”产业园区,将企业生产线引入校园,形成“学习即生产、教学即实战”的生动局面。

  协同创新 “三耦合”构筑育人新生态

  以“三耦合”机制为纽带,学校构筑了多元协同的育人“生态圈”。

  多平台耦合。学校面向行业、区域、园区、企业、县域、国际,搭建不同育人平台,促进政行企校的深度融通,形成“政园校企”一体多元育人格局。

  全方位耦合。学校“牵手”各类企业,开发创新了45门课程,提升学生专业能力;携手企业技能、非遗大师12人,共建混编教学团队24个,共建党建、育人实践基地13个,提高学校教学水平。

  全过程耦合。学校通过“1+1+1+1”产学研创机制,将城口大漆、秀山养蜂等特色产业与创新创业教育深度融合,成功孵化“天工漆作”“蜂小房”等67个技术创新成果。

  从“三浸润”的德育创新到“三重构”的教学变革,再到“三耦合”的生态构建,重庆财经职业学院将持续书写产教协同的育人篇章,为区域产业升级提供坚实人才支撑。

  韩春燕 梁晋萍 肖妍 图片重庆财经职业学院提供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