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评价改革事关教育发展方向,方向涉及根本、关系全局、决定长远。新时代新征程,南岸区始终把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摆在突出位置、优先部署。
南岸区聚焦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试点区项目,不断优化党委政府履职评价和学校(集团)发展性评价,统筹推动教育评价改革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实质性突破、显著性变化,以高质量教育书写“书香南岸 幸福教育”的生动注脚。
强化党委政府履职评价
以督导闭环激活治理新动能
抓教育就是抓发展,抓评价就是抓关键。南岸区坚持党委领导、政府主责,不断完善党委、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体系,推动履职评价重点更聚焦,指标体系更完善,任务清单更精准,将行政督导转化为治理效能,实现“督有标准、评有依据、改有动力”。
南岸区充分发挥区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的统筹、协调、指导作用,以政府教育督导室与区教育督评中心的权威性与专业性为“两支点”,激活督学责任区和集团学校的他评与自评双轮驱动效能,不断提升“一中心两支点双轮驱动”能级。在督导委统筹下,全区形成29个区级部门协同,54名政府督学分片包干,8个督学责任区网格化管理的立体架构。建立督导委成员单位对口联系中小学教育集团机制,将“解决一些‘两个创建’难题”等“六个一”纳入年度述职述评与履行教育职责评价。
与此同时,南岸区聚焦党的领导、教育优先、优质均衡、尊师惠师等关键维度,优化政府部门、镇街履职督导评估指标2.0版,结合实际细化27张履职清单,通过自查自评、年度述职、实地督评和反馈意见等方式,形成督导闭环。
深化学校发展性评价
以动态评估激发办学新活力
南岸区以《区域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督导评估》等市级教育综合改革项目为抓手,创新学校和集团发展性评价,建立统一的评价要素和体系,在实践中坚决扭转不科学的评价导向,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全域推进“结果+过程”的学校发展性评价。南岸区制发《学校发展性评价暨年度综合目标考评办法》(2.0版)和《操作指南》,构建全学段基础指标、分学段重点指标、自定义创新指标等全维度指标体系,创新指标、过程、督评“三融合”的学校评价模式,推进动态提醒、跟踪整改、定期复盘等机制,形成学校自评、同行互评、专家点评、家长参评的多元评价格局。
实践创新“综合+增值”的集团发展性评价。南岸区立足20余年集团化办学实践,创新《教育集团发展性评价实施细则》(2.0版),从增值度、均衡度、优质度三个维度,综合“集团整体评价+成员校个体评价”相结合的方式,通过成果展播、现场述评、同行评价、专家评审等检验集团办学实效。
通过建立健全“改进+激励”的评价结果运用机制,形成“以评促改,以评促建”的良性循环,充分激发学校和集团办学新活力。
评价改革赋能之下,小规模农村学校文峰小学、迎龙小学实现新发展,新开办的香溪小学、广福未来学校开好局起好步,城区老校39中学、茶园新城中学蝶变新生……在《重庆市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学校领导力专项报告》(共15项指标)中,南岸区小学的综合领导力总分、价值领导力、教育情怀、协作与合作能力等11项指标位列全市第一。
李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