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集群发展 释放倍增效应西南大学 践行强农兴农担当 打造智慧农业人才培养高地重庆人文科技学院 “三四五”协同育人体系 赋能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重庆师范大学 以“三结合四融合”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重庆三峡学院 淬炼市级特色优势专业群 培育数智文创复合型人才
第016版:牢记嘱托 感恩奋进·教育
上一版 下一版 
专业集群发展 释放倍增效应
西南大学 践行强农兴农担当 打造智慧农业人才培养高地
重庆人文科技学院 “三四五”协同育人体系 赋能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重庆师范大学 以“三结合四融合”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重庆三峡学院 淬炼市级特色优势专业群 培育数智文创复合型人才
    
 
重庆日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5 年 04 月 24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重庆师范大学 以“三结合四融合”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重庆师范大学学子正在调试铯光泵原子磁力仪

  专业群建设是主动适应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的关键环节,也是学校强化内涵、提升质量的突破点和着力点。

  近年来,重庆师范大学携手重庆大学、西南大学、长江师范学院、重庆三峡学院,以共建“光电功能材料与智能技术”产教融合特色优势专业群为抓手,围绕先进材料产业链,有的放矢培养急需紧缺人才。

  专业群以服务重庆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以先进功能材料及应用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急需为牵引,培养出一批适应和引领产业发展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为产业转型升级和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

  校企互融

  对接产业需求精准培养人才

  近三年,专业群教师获国家级、省部级、校级教学成果奖10余项,获省部级以上教改项目奖30余项;学生参与各类学科竞赛获奖数逐年增长;毕业生就业率达90%以上……翻开“光电功能材料与智能技术”产教融合特色优势专业群荣誉簿,成绩亮眼。

  这得益于专业群“三结合四融合”校企共同体人才培养模式的打造。具体来说,即实现培养目标与产业需求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校与企业相结合;实现学生融入企业、企业融入教学、工程实践融入课程体系、校企互融。

  立足实际,紧扣需求,坚持融合。专业群建设之初,学校深入企业,分析相关产业发展趋势和企业人才需求,准确定位专业群内各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精准培养;联合企业,建立新工科实验班、改革创新班、校企定制班等人才培养模式,实行校企联合和学徒制培养,实现校企从“单向输送”到“双向赋能”的转变。

  与此同时,专业群将创新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通过鼓励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通过校企搭建创新创业实习基地、创客空间等平台,将实际教学与产业研发、课题研究、技术革新相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充分发挥自主性;通过组织学生参加竞赛,让学生“敢闯”也“会创”。

  资源共享

  产学研一体化提升产业赋能效能

  在专业群打造的数字资源库里,图书、课程、项目等优质教学资源应有尽有。

  专业群主动拥抱数字浪潮,建立起一个全面、系统的教育资源库,并以此为依托,面向服务产业,构建跨学科、融合式特色课程体系,联合开发体现时代精神、融汇产学共识、凸显数字赋能等特色的产教融合型课程;建设了虚拟工厂、虚拟车间、虚拟工艺等,打造虚实结合、柔性多元的虚拟仿真实验实训基地。

  值得关注的是,专业群还积极对接科研项目,通过推动专业群与行业企业、群内专业之间联合开展技术攻关、产品研发、成果转化、项目孵化等工作,制定人才培养计划,建立联合研发中心,集中力量进行关键技术攻关,全面增强专业群发展活力和服务能力。如今,专业群已与重庆石墨烯研究院、中电科、科大讯飞等企业展开合作,深化产教融合赋能区域产业创新升级。

  未来,重庆师范大学将以“‘光电功能材料与智能技术’产教融合特色优势专业群”建设为抓手,推动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保障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目标实现,促进人才培养质量提升。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