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1版)
消博会组委会相关负责人说,国货越来越被消费者认可,各种老字号产品也开始焕发新生。所以,今年消博会专门设立了老字号展区,以推动老字号品牌的创新与发展。
该负责人表示,老字号背后不一定是多么先进的技术或是复杂的工艺,更多的是经过时间沉淀后所形成的区域文化符号。这种符号给消费者很强的辨识度,让人一听一看便知道它来自哪里,这就为其“出圈”提供了底蕴。
以美食类为例,很多地区都有辨识度很高的消费品,如柳州的螺蛳粉、兰州的拉面、北京的烤鸭等。而在本届消博会上,重庆展馆中最受欢迎的产品也是全球知名的小面和火锅底料。
市商务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很多消费品想要单打独斗“出圈”并不容易,但当它与一个地区深度绑定后,其被大众熟知的可能性就会增加。重庆还有很多有潜力“出圈”的消费品,未来都应该强化区域标签。
值得一提的是,对于一些已经“出圈”的消费品,其发源地应该推动其创新与传统结合,以适应新的消费需求。比如上海的大白兔奶糖,就推出了奶茶、手办、盲盒等产品。
几日前,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的首批中国消费名品名单中,“冷酸灵”“重庆啤酒”“涪陵榨菜”均入选。后续,重庆可以推动这些品牌的知名度“更上一层楼”。
借力流量
保证质量并提供良好服务
本届消博会有一个特别的展台:与辉同行。消博会期间,网红董宇辉到各展台逛展,并为直播间观众推荐。
其背后的逻辑不难理解:直播带货是当下消费品销售的重要形式,董宇辉是直播带货领域的头部主播,知名度大、粉丝量多、带货力强。他与消博会的合作,是资源互补的双赢之举。
互联网时代,消费者接触的信息多,消费品行业竞争也大,“酒香也怕巷子深”已成为共识。重庆市综合经济研究院技术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权认为,重庆消费品生产企业数量虽多,但在国内外市场的辨识度不够、品牌影响力也较弱。在此背景下,借助头部主播、网红博主的“流量效应”,是多数企业让产品“出圈”最有效、最直接的选择。
“去年董宇辉到重庆来,现场直播带货的产品就有天府可乐。”天府可乐(重庆)饮品有限公司董事长蒋林说,当时天府可乐销量破百万。
但需要注意的是,“流量”是一把双刃剑——对于品质好的消费品,它能给其带来最快捷的“出圈”之路;对于品质不好的消费品,虽凭借“流量”赢了一时,但终会被其反噬。所以,重庆消费品无论通过什么形式“出圈”,好的质量和良好的服务,都是其能否持续“出圈”的保障。
荣昌对此有清醒的认识。在荣昌卤鹅爆火之后,荣昌区委书记高洪波去往卤鹅生产企业调研,并明确提出,荣昌卤鹅要进一步提升产品品质,持续提升市场竞争力,让“网红”变“长红”,从而让荣昌卤鹅真正“出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