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强调,广大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要满怀创业和报国激情,不断提升理想境界,厚植家国情怀,富而思源、富而思进,弘扬企业家精神,专心致志做强做优做大企业。重庆市深入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也指出,要“加快建设民营经济发展高地”。弘扬企业家精神,是激发广大企业家坚定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中国式现代化促进者的关键力量,也是促进民营经济获得更大发展空间和强劲动能的重大举措。要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更好发挥企业家作用,加快打造民营经济发展高地。
厚植爱国情怀。爱国情怀是企业家精神的价值体现。在加快打造民营经济发展高地、建设现代化新重庆的新征程上,要引导广大民营企业家胸怀爱国情、报国志,将企业发展目标同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大局”精准匹配、有机结合,展现新时代企业家的新担当。要引导广大民营企业、民营企业家因地制宜谋发展,坚守主业、做强实业,锚定“六区一高地”建设体系构架,布局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路线图”,在纵深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服务新时代西部大开发等重大战略中展现新作为。要引导广大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坚持胸怀天下,拓展国际视野,主动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国际经贸合作“朋友圈”,不断提高把握国际市场动向和需求特点的能力以及国际市场开拓能力,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创建世界一流企业,在国际舞台上展现中国企业的实力与担当。
勇于开拓创新。开拓创新是企业家精神的关键核心。创新是企业发展的灵魂,也是维持企业活力的关键因素。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需要充分激发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的创新活力。要推动民营企业深度参与“四链”融合,突出以“新”提“质”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持续优化新质生产力发展生态,在构建“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和“416”科技创新布局中实现新突破,不断增强企业发展活力。要引导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重点参与我市聚力打造的数智科技、生命健康、新材料、绿色低碳四大科创高地建设,以“人工智能+”行动培育一批具有重庆辨识度和全国影响力的AI龙头企业,以“开放”“争先”的精神协力攻克“卡脖子”难题,积极抢占科技竞争新高地,为国家战略布局和现代化新重庆建设提供有力科技支撑。要注重对民营企业家的培养,不断提升民营企业家管理企业、驾驭市场风险的能力,涵养良好家风、选好企业接班人。结合我市实际,发挥好“卢作孚民营经济学院”的作用,强化“全国民营经济人士理想信念教育基地”的示范效应。
坚持诚信守法经营。诚信守法是企业家精神的底线要求。人无信则不立,企无信则不兴。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应将诚信守法经营作为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和立企兴业之本。政府、企业、社会各界要聚焦主业、协同发力,打造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诚信守法经营的良好生态,推动民营企业在法治轨道上实现高质量发展。要加强对民营经济人士的思想引导和诚信守法经营培训,鼓励民营企业家争做“守法经营”的典范。加强涉企法规体系建设,推动制定《重庆市民营经济促进条例》等,系统清理阻碍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政策法规。要引导民营企业锚定现代企业制度,培育诚信守法经营的企业文化,持续完善法人治理结构、规范股东行为、强化内部监督,不断提升依法治企、守法兴企水平。
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回报社会是企业家精神的深层底色。企业既有经济责任、法律责任,也有社会责任、道德责任。一方面,要引导广大民营企业家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促进共同富裕,以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带动高水平就业,踊跃投身乡村振兴、美丽重庆建设等工作,力所能及地参与公益慈善事业,真正做到以“小善”彰显“大义”。要引导民营企业家积极参与乡村振兴、社会公益,通过产业带动、创造就业、公益事业等方式,彰显“富而思源、富而思进”的责任担当,坚定做推动实现共同富裕的生力军。另一方面,要选树典型,在全社会营造尊商重企氛围。加强主流媒体对优秀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的专题报道,推动形成尊重民营企业家、支持民营企业成长壮大的社会氛围。大力弘扬重庆城市精神,做靓“新重庆·新渝商”品牌,定期表彰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民营企业家,激发广大企业家的创业热情和创新精神。
(作者单位:重庆交通大学,本文为重庆市教委人文社科研究项目:23SKDJ009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