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四个方面着力持续激发数字经济创新活力加快推动重庆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发展
第008版:思想周刊·智库
上一版   
从四个方面着力持续激发数字经济创新活力
加快推动重庆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发展
    
 
重庆日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5 年 04 月 07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决策建议

加快推动重庆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发展

唐于渝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人工智能是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是打造新质生产力的主引擎。重庆正创建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人工智能基础持续夯实,智能网联汽车的测试能力、应用场景和示范规模全国领先。但重庆在大模型开发部署、高性能算力和高质量数据供给、新兴智能产品研发落地和整体产业生态等方面仍存在薄弱环节。亟需围绕前沿领域和新兴行业,从技术突破、产品创新、应用场景等方面深入谋划,因地制宜推动人工智能产业集链成群,助力现代化新重庆建设。

  坚持引育并举,壮大人工智能全产业链。总体上看,重庆人工智能产业区域整体竞争力在全国尚处第二梯队,头部企业缺乏的问题仍较突出。当务之急是紧扣衔接国家新质生产力布局导向,以龙头带全链做强企业“雁阵”。要优化市场化招商策略,围绕智能感知、数据采集、信息传输、存储处理、智能决策及执行等产业链环节,加快招引国内外人工智能领军企业、高成长性企业。深化央地企业合作,破解“芯”难题,探索共建具身智能、飞行汽车、无人机和数字人等智能产品研发制造主体。精准扶持已落地的人工智能企业,鼓励其在渝建立生产基地及研发中心。结合国家eVTOL和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城市等建设,支持智能汽车、低空制造等领域的本地企业在关键部组件上实现迁移转化,加快布局无人出租车、飞行汽车、人形机器人等智能产品新赛道。

  强化算力支撑,做强人工智能产业“发动机”。智能算力是基于GPU等专用芯片规模化部署计算平台的能力,是大模型开发训练和人工智能创新应用的核心。要发挥中新(重庆)国际超算中心纳入国家超算中心体系优势,重点关注量子计算、类脑人工智能等相关学科前沿动态,设立支持AI专用超算攻关专项,缓解国产大模型训练的算力瓶颈。启动建设兼容国外芯片和国产芯片的“通用智算中心”,合理设计算力资源结构,逐步提高智能算力占比。加强全市智能算力相关设施建设投资的统筹布局,避免重复低效建设。推动市内算力中心“利旧纳管”,引导重点园区和特色场景改造提升已建数据中心,提供边缘计算能力。健全公共智算云资源服务平台和机制,以低成本快速解决AI产业化所需的智能算力供给问题。

  聚焦大模型开发,突破人工智能产业软硬协同关键技术。当前,国内三大电信运营商、中石油、百度等中企巨头和广东、江苏等多地政务系统宣布接入DeepSeek系列大模型。要按照“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多方共建”的原则,加紧布局人工智能通用大模型平台。组织实施人工智能大模型建设计划,重点打造一批垂直行业大模型,推动完成国家备案。服务指导市内创新主体积极开展人工智能基础理论和科学智能等前沿研究。强化有组织科研,重点突破通用大模型、智能芯片、智能机器人等关键核心技术,推动高性能板卡、服务器整机、算子库、AI框架等国产化创新,建设自主可控“人工智能+”软硬协同生态。

  突出场景牵引,推动“人工智能+”应用落地生根。重庆作为中西部地区首个GDP超3万亿元的城市,拥有全部31个制造业大类,已在智能网联汽车、智能制造等领域形成一批典型示范应用,是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试验场”。要聚焦提升三级数字化城市运行和治理中心的实战效能,支持相关部门先行先试,聚力打造“AI+超大城市治理”探路先锋。结合“产业大脑+未来工厂”建设,深入推进“智改数转”,提升智慧车间、智慧工厂等人工智能的应用水平,强化人工智能在制造业全流程融合应用。聚焦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先进材料、脑机接口等优势产业和未来产业领域,以“小切口、专业化”带动打造各类应用示范场景。推动具备条件的市属国有企业率先打造垂直应用验证平台,为中小企业开放应用场景。

  完善关键要素,构建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生态。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涉及数据、人才、能源、资本等要素,赋能应用涉及千行百业,需要统筹力度更强的政策引导和要素支撑机制。要加快编制以企业为中心和市场需求为导向的产业规划,引导人工智能产业实现全链布局。围绕土地、财政、税收、金融、人才等方面,研究制定关于促进重庆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专项支持政策。畅通数据供给渠道,推动构建高质量语料数据资源池,结合数联网、高速传输网络等数据基础设施建设,形成数据、算力和网络在人工智能应用场景中的叠加融合。服务引导在渝科研资源和人才资源,组建交叉学科高水平研发团队开展协作攻关,实施人工智能专项高端引智行动,从全球精准引进顶级科学家和团队。

  (作者系重庆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员、重庆社会科学院城市与区域经济研究所副所长)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