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拼会赢”是被时代托举的信念科创赛事不能“拼爹”从“三增”看一号文件带来的获得感“网红儿童”永川 深化医改便民惠民 增进群众健康福祉
第007版:评论
上一版 下一版 
“爱拼会赢”是被时代托举的信念
科创赛事不能“拼爹”
从“三增”看一号文件带来的获得感
“网红儿童”
永川 深化医改便民惠民 增进群众健康福祉
    
 
重庆日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5 年 02 月 25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永川 深化医改便民惠民 增进群众健康福祉

  永川区妇幼保健院“医育结合”托育中心进行“托管”服务

  中山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家医团队开展上门服务

  2024年,永川区卫生健康事业发展成果斐然:区妇幼保健院荣获全国首批“医育结合托育实践基地”,相关经验在全国交流推广,区疾控中心成功创建三甲疾控机构,2家县域医疗卫生次中心被成功验收,区人民医院成功晋升三级综合医院,新增全国基层名老中医工作室1个、巴渝青年岐黄学者项目1个……截至目前,永川区已拥有国家区域医疗中心、渝西区域应急医院等医疗机构,实现了优质医疗资源跨区域联动和区域均衡布局,为群众健康保驾护航。

  这些亮眼成绩的背后,是永川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具体要求,坚持以“大卫生、大健康”全生命周期服务理念,推进医疗卫生改革、提高广大群众健康生活质量的缩影,更是全区卫生健康事业蓬勃发展的真实写照。

  守护“一老一小”

  服务周到更暖心

  一边是出生不久需要随时照看的婴儿,另一边是年过七旬体弱多病的老人,这是家住永川区的周女士所面临的困境。由于自己和丈夫都是企业职工,面对家中的“一老一小”时,她时常会在工作和亲情中陷入两难:全职照护,家庭收入会大幅下跌;正常工作,又实在无法匀出时间,无论是精力还是金钱都是一笔不小的负担。

  不过,周女士的困扰并没有持续太久,得益于永川区近年来大力推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生可以为她脑卒中后遗症的父亲提供上门随访、测量血压、康复理疗等服务。而自己不满3岁的孩子,则可以送到了区妇幼保健院“医育结合”托育中心进行“托管”。“无论是家庭医生上门服务还是托育中心的悉心照料,我的父亲和孩子都被照顾得很好,现在终于可以好好上班了。”周女士表示。

  让老有所养,幼有所育,永川区以实实在在的举措为每个家庭筑牢健康基石。

  在照顾老人方面,永川区通过建立三级贯通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在全区组建了271个家庭医生团队,成员由二三级医院专家、基层临床医生、公卫人员、临床护士、乡村医生等组成,将988名社区网格员加入家庭医生团队,主动融入(村)社区网格,与(村)社区居民建立密切联系,为行动不便、失能失智的老年人提供上门照护服务,包括开展上门体检、慢性病随访、用药指导、健康宣教等,解决了行动不便老年人的急难愁盼问题。

  在托育婴幼儿方面,永川区聚焦群众“托得起、托得便、托得好”的需求,打造由2家托育中心牵头,N家幼儿园和托育机构为网格,23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参与的“2+N+23”普惠托育服务新体系,注重“健康、智慧、安全”三大要素,构建医疗、教育、养育“医育养”融合托育新模式。截至2025年1月,全区总托位数4889个,普惠托位占比达84%以上,群众对托育服务满意度保持在90%以上。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永川区妇幼保健院成立的托育中心是全市首家公办“医育结合”托育中心,该中心通过组建医师、护师、推拿师、保育师等“8师”共育服务团队,将幼儿疾病预防、照护监测、智力开发等健康促进服务与托育照护服务有机融合,并成功入选全国第三批婴幼儿养育照护指导中心规范化建设单位、全国医育结合托育实践基地。

  推动优质资源扩容“下沉”

  让基层就医服务更有“温度”

  “3年多了,卫生院给我节约了2万多元,更关键的是再也不用进城做透析了。”谈及现在的生活,王先生十分感慨。作为一位尿毒症患者,患病8年来,每周一次的透析对于他来说是“必修课”。但由于其居住的朱沱镇位于永川最南端,是距离永川城区最远的乡镇,去城里透析不仅费钱费时,对他的身体也是很大的考验。

  2021年8月,永川区人民医院与朱沱镇卫生院医共体共建的血透室正式投用,至此,他再也不用每周辗转70多公里进行透析,每周的透析费用也从300多元降到90多元。据悉,朱沱血透室自建成以来,共透析15454台次,服务周边尿毒症患者116人。

  村卫生室、乡镇卫生院是基层卫生健康服务“网底”,基层医疗的“厚度”决定了健康服务的“温度”。让更多像王先生这样的居民能在“家门口”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和平等的医疗资源,是永川卫生健康工作者不懈奋斗的目标。

  做实“县聘乡用”改革,夯实基层技术基础。永川区选派137名“县聘乡用”人员,带动基层开展新技术新项目149项,助力建成16个特色科室。建立“师带徒”“传帮带”机制,累计培养基层人才169人。

  实施“区域培强”行动,提升基层卫生水平。依托人口集中、交通便利的地理位置良好的镇卫生院,建立“专班运作、定期研究、打表推进”的工作闭环模式,打造区域医疗“领头雁”,带头辐射周边发展。目前,朱沱镇、三教镇卫生院已建设成为区县域医疗卫生次中心。

  实施“育新升级”行动,增强基层医疗综合实力。永川区还积极开展“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聚焦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疗质量、管理水平、综合实力“三提高”,着力人民群众医疗安全、优质服务、患者权益“三保障”,重点推动基层等级创建工作,对照服务能力标准补短板、强弱项,全面建章立制,优化服务体系。目前,全区成功创建甲级基层医疗机构共12家,占比52.1%,在全市处于领先水平。

  围绕“五个一体化”

  绘就“健康永川”新蓝图

  当前,永川区作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和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国家级示范城市,正加快建设市域副中心城市。目前,永川区已建成国家级卒中、胸痛、房颤“三大中心”,拥有国家级特色专科2个、国家中医优势专科4个,市级重点专(学)科、中医名科43个,医疗服务实力强劲,为市域副中心城市建设奠定牢固根基,助力城市发展迈向新高度。

  经过深化改革、深谋实干,永川已初步建成具备良好运行机制和创新活力的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接下来,将通过推进“五个一体化”,以公立医疗机构为载体、以基层为重点,深化改革发展,实现医疗卫生公共服务城乡统筹、城乡均等发展。具体而言,通过服务体系“一体化”,实现城乡分级诊疗体系和机制畅通;以能力提升“一体化”和智慧运行“一体化”全面增强公立医院综合实力与服务效能;实施三医协同治理“一体化”,协同推进区域医疗卫生可持续性发展;依托惠民服务“一体化”,切实提升群众满意度与获得感。

  号角已吹响,蓝图已绘就。永川区医疗卫生事业在 “五个一体化”的推动下,将不断完善医疗服务体系,提升医疗服务能力,以更优质的医疗服务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为永川区建设成为更加繁荣、宜居的市域副中心城市注入源源不断的健康动力 ,让 “健康永川” 的美好愿景照进现实。

  傅星辰 图片由各单位提供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