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吹响“冲锋号” 加快建设民营经济发展高地增强民营经济发展力创新力竞争力 奋力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无事不扰 包容审慎 严格规范 公正文明 奋力打造涉企行政执法市域范例强主体 优服务 增动能 坚定不移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
第003版:加快打造民营经济发展高地
上一版 下一版 
重庆吹响“冲锋号” 加快建设民营经济发展高地
增强民营经济发展力创新力竞争力 奋力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无事不扰 包容审慎 严格规范 公正文明 奋力打造涉企行政执法市域范例
强主体 优服务 增动能 坚定不移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
    
 
重庆日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5 年 02 月 22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交流发言
市司法局:
无事不扰 包容审慎 严格规范 公正文明 奋力打造涉企行政执法市域范例

  市司法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以推进“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为契机,一体推进涉企执法“五化”改革,系统构建“无事不扰、包容审慎、严格规范、公正文明”的涉企行政执法模式,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一、主要工作成效

  (一)聚焦行政检查减量化,着力推进“综合查一次”拓面提质。围绕多头执法、重复执法等问题,建立涉企检查统筹机制,7支综合行政执法队伍建立年度涉企检查计划制度。构建15个“综合查一次”应用场景,降低涉企检查频次20%以上。

  (二)聚焦行政处罚规范化,着力推进包容审慎处罚。围绕逐利执法、小过重罚等问题,出台规范行政处罚裁量权办法,推进裁量基准全覆盖。创新柔性执法模式,梳理15个领域369项“一免两轻”执法事项,累计处理免罚轻罚案件3.2万余起,涉及金额上亿元。

  (三)聚焦信用监管精准化,着力推进“信用+执法”综合场景建设。围绕随意执法、任性执法等问题,在“9+2”中心城区,全面推行跨部门双随机分级涉企检查机制,推动“法治·执法+监督”与“渝悦·信用”应用贯通,7000万余条公共信用评价数据入库管理,按四个等级,对市场主体实行不同频次检查,A级企业被检查率降至3%以内。

  (四)聚焦执法监督效能化,着力推进涉企执法监督发挥震慑作用。围绕吃拿卡要、变相检查等问题,开展涉企执法突出问题专项整治,排查整治8个方面共706个突出问题。迭代升级执法监督与法治督察、行政复议等常态化协作机制,全国首创涉企行政复议“三跨三办”增值化服务改革,涉企复议案件审理时限压缩20%以上,实质性化解率92.02%。

  (五)聚焦数字支撑智慧化,着力推进“执法+监督”应用迭代升级。围绕执法畸重畸轻、标准不统一等问题,创新推进AI赋能智慧执法,匹配2714项高频执法事项裁量基准,缩减办案时限50%以上。新增执法对象主题数据库,370万余个市场主体实现入库管理。新入驻规划自然资源等10个领域执法部门,数字应用的入驻率达85%。

  二、下一步工作举措

  市司法局将认真落实重庆市深入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精神,以规范涉企执法专项行动为牵引,以纠治涉企执法突出问题为重点,以涉企执法“五化”改革为主线,奋力打造涉企行政执法市域范例。到2025年底,涉企行政检查频次减少30%以上,行政执法的企业满意率达92%以上。

  一是强力开展涉企执法集中整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强化执法监督,集中整治乱收费、乱罚款、乱检查、乱查封,切实依法保护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合法权益”。市司法局将对标对表贯彻落实,强力开展涉企执法集中整治。

  二是迭代优化“综合便企”涉企检查模式。围绕“谁来查”,推动出台《重庆市涉企行政检查办法》,厘清各级检查主体权责。围绕“查什么”,系统梳理涉企行政检查事项清单。围绕“怎么查”,落地实战20个“综合查一次”场景。

  三是健全完善“包容审慎”涉企处罚机制。全面细化高频涉企处罚事项裁量基准,健全完善动态调整机制。深入推进柔性执法,迭代优化“首违不罚”“轻微免罚”事项。

  四是深化构建“无事不扰”精准监管场景。在“9+2”中心城区全面落地“信用+执法”综合场景,将信用分级监管赋码与执法事项全面关联,探索构建“主体+事项+信用+检查+处罚”的“五匹配”工作机制,迭代完善信用修复机制,切实提升执法监管精准化水平。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