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要在三个维度做好示范以法治保障重庆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发挥交通优势助力提升重庆城市国际传播效能以“快旅慢游”打造文化旅游强市
第007版:思想周刊·策论
上一版 下一版 
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要在三个维度做好示范
以法治保障重庆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
发挥交通优势助力提升重庆城市国际传播效能
以“快旅慢游”打造文化旅游强市
    
 
重庆日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5 年 02 月 17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深度聚焦

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要在三个维度做好示范

殷俊 甘田

  2024年11月28日,渝中区虎头岩公园,山城绿道上游人如织。记者 李雨恒 摄/视觉重庆

  2025年重庆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聚力打造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示范区,在建设宜居韧性智慧城市上创造新经验。打造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示范区是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庆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的生动实践,是对标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和党中央赋予重庆的使命的重要举措,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和理论意义。我们要持续提升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让群众在宜居宜业城市、韧性城市和智慧城市建设中提升幸福感。

  要在城市宜居宜业上做示范。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是以突出城市引领性功能定位、打造区域协调发展新引擎为路径,不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动实践。面对人口高度集聚、资源要素密集的复杂系统,需以智慧治理与精细服务构建“城市生命体”的韧性基底,通过制度创新与技术赋能双轮驱动,探索人口、产业、空间、环境协调发展的新型治理范式,让城市功能更完善、环境更宜居。一是深化党建引领,让社会治理更高效。依托党建引领、群众参与的社会治理模式,把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城市基层治理的效能优势。落实国家和重庆出台的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若干措施,深化街道管理体制改革,推动行政执法力量向街道集中,下放行政执法权和各类编制,充实优化社区工作者队伍,做优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二是提供优质服务,让群众生活更舒心。全力推进智慧城市和数字政府建设,努力以政府的“辛苦指数”、数据的“效率指数”,提升市民和企业的“幸福指数”。在办事渠道方面,实现市、区县、街道、社区四级政务服务中心全覆盖,进行“全市域通办”改革,推动政务服务事项跨区域、跨层级无差别办理。在办事体验方面,积极推进智慧政务服务改革,迭代升级“最多跑一次”“不见面审批”“秒批”等服务,提高政务办事效率和便利性。三是优化就业环境,让从业者更从容。要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加强就业服务和职业培训,提高劳动者的就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建立健全就业公共服务体系,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精准化的就业服务,帮助求职者更好地了解市场需求和就业信息,促进其顺利就业。鼓励创业创新,为创业者提供政策扶持和创业指导,营造良好的创业氛围,以创业带动就业,为城市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要在城市可持续发展上做示范。超大城市需以“实验场”思维突破传统模式,将技术创新、制度重构与社会参与深度融合,实现可持续发展。一是在绿色低碳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加大投入。构建“山水城”融合的空间格局,优化生态安全屏障,在低碳能源与绿色基建方面推动零碳能源转型、建筑绿色化以及海绵城市建设,提升城市韧性。推动绿色低碳转型,探索碳交易机制和生态补偿政策,实现经济增长与生态保护的协同。二是优化经济结构,实现产业和技术升级。推动传统制造业向高端制造、智能制造转型,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大科技创新投入,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和创新创业;在循环经济与资源再生方面逐步实现废弃物零填埋、强制分类与资源化利用、工业共生网络和企业间共享能源。三是加强智慧城市建设,在智能交通、智慧能源、数字化管理方面保持领先。借助智慧城市技术等,优化城市资源配置,提升交通、能源和公共服务的智能化水平。加强智能交通与空间优化,实现便捷交通和智慧物流。四是加强社会公平与包容性发展。继续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提升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的覆盖面和质量,缩小城乡差距;完善养老、失业等社会保障体系,以更大力度保障和改善民生。

  要在城市智慧治理上做示范。2025年重庆市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推动形成数字重庆基本能力”,即通过数字化技术赋能城市治理、经济发展和公共服务,全面提升城市的智能化、精细化和现代化水平。一是提升城市的数据资源整合与共享能力,在数据汇聚、数据共享和数据治理方面凸显优势。深化数字中国建设综合试点,构建高效快速数据归集通道,完善公共数据资源授权运营制度规则,强化政务数字化应用网络安全审查监督。提升三级治理中心贯通实战能力,加速推动大数据智能化应用,让社区治理更智慧、更精准、更高效。同时,利用数字孪生技术构建虚拟城市模型,实时模拟城市运行状态,为规划、管理和应急响应提供科学依据。二是提升智能化决策与治理能力,在智能分析、预测预警和精准治理方面继续深耕。建强智能中枢,完善利用物联网与AI技术支撑的城市操作系统。推动区县数字化城市运行和治理中心与基层智治体系高效衔接,持续深化带平台、带数据、带应用、带机制,推动基层智治平台建设,推动重点数据、重要应用、重要资源下沉镇街,全面提升镇街基层治理指挥中心基本能力。三是提升公众参与社会共治能力,实现市民参与、数据开放和数字素养提升。通过数字化平台鼓励市民参与城市治理,探索建立最小细胞感知机制,逐步实现通过区块链技术让居民直接参与决策,建立市民参与机制;通过向社会开放部分城市数据,鼓励企业、研究机构和公众参与城市创新;加强市民数字技能培训,提升全社会对数字化应用的接受度和使用能力。四是提升数字基础设施支撑能力,在通信网络、算力设施和数字安全方面加强保障。构建网络安全防护体系,保障城市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和数据安全。加强工作流程绘制和应急预案编制,谋划多跨场景、生成高频事项,打造数智化综合场景,进一步促进基层整体智治效能提升。

  (作者单位:重庆工商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宁夏大学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院)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