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2日,元宵节,“00后”植保无人机飞手李松林顾不上和家人吃汤圆,就和队友们乘车赶到了四川省绵阳市三台县。在这里,他们要操作十余台无人机,对当地油菜基地进行植保作业。
调配药物、计算重量、设计航线……一切准备就绪后,李松林轻推无人机控制器的摇杆,无人机轰鸣着向油菜田飞去。
农田的另一边,来自梁平区田中秧农业科技股份合作社的18位无人机飞手,正操作着无人机进行植保作业。李松林紧盯着无人机运行轨迹,直到无人机完成作业降落,才松了口气。
用了一上午时间,李松林和团队成员一道,完成了数百亩油菜春季菌核病防治作业。
“从春节期间开始,我们已经在四川等地连续管护数万亩油菜,等2月底收尾后,我们将返回重庆,去秀山等区县接着忙春耕。”李松林说。在李松林身旁,还有10余位和他一样面露稚气的飞手,他们都是毕业于梁平职教中心农机专业的学生。
“别看我们刚加入‘农机战队’没多久,手里管护农田的‘战绩’已有数千亩。”李松林回头看一眼队友们,眼里满是自豪,“我们是头一批入职农机合作社的‘00后’,这几天每人平均作业面积已经超过1800亩。”
一群“00后”,为何会选择“走南闯北”操作无人机?“以往看到家乡的农民,种地只能靠自己一把力气,一年到头辛苦不说,还挣不了多少钱。”一旁的飞手文涛接过话头,“但现在只需要一部手机,就可以控制无人机撒化肥、打农药。”
这种改变正在广袤的乡村大地上发生。梁平区田中秧农业科技股份合作社负责人蒋丽英多年前返乡创业,创办合作社为农户提供农机全程社会化服务,但随着管护面积扩大,出现了人手不足问题。
2021年,为培养更多“新农人”,合作社联合梁平职业教育中心开设了“田中秧智慧农业产业学院”,现已经培养了数百名“00后”农机手,其中有21名学生选择加入合作社,成为专职农机手。
“如今每年春耕期间,这支‘00后’农机战队在全国各地管护的农田面积超过8万亩,这也让更多年轻人看到从事农业的希望。”蒋丽英说,他们还要继续培养更多“新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