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qrb/2025-02/12/008/2025-02-12-0082.jpg) |
新华社发 |
近段时间,多人向重庆日报新重庆客户端“人民来信”融媒交互应用平台反映称,通过重庆一信息咨询服务公司代为申报职称,交费后遭遇通过难、退款难。
相关部门屡次提醒,通过正规渠道申报职称,不要轻信机构和个人以“有内部渠道”“无需经过正规申报程序”等名义进行职称代办。
职称代办“坑”有多深?连日来,记者进行了多方走访和调查,通过还原其中过程和细节,提醒相关人士注意“避雷”和防范。
市民投诉 职称代办遭遇通过难、退费难
近日,左先生告诉记者,自己有初级职称,但平时工作较忙,想到自行申报中级工程师职称较为烦琐,就希望有机构能够代为办理。
2023年10月,他在抖音看到重庆以恒教育信息咨询服务有限公司职称代办相关信息后,便添加了该公司工作人员微信咨询。工作人员告知,顾客自行申报评审较严格,通过他们可以全程托管,只需要提供基础资料即可。虽然当时已处于职称评审收尾阶段,可工作人员仍表示可申报,并宣称“走的是线下递交加急通道”。
为此,左先生支付了4000元。一段时间后,他发现自己没通过评审。工作人员再次告知,第二年可再帮他免费申报,走线上、线下双渠道同步送审,“渠道统一操作”。
“我相信了他们的话。几个月过去,我通过线上查询,看到申报进度始终处于未审核状态。又问工作人员,说是在走线下渠道,可到了评审公示阶段,我还是没发现自己的名字。”左先生称,通过咨询相关部门,他才了解到,根本就没有所谓的“线上、线下双渠道同步送审”。
庞先生也告诉记者,自己大专学历,无职称。去年3月,他通过抖音搜索副高级工程师评审相关信息时,添加了重庆以恒教育信息咨询服务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小杨微信。对方称,庞先生的情况可评副高,他们公司提供全托管服务,只需提供身份证、毕业证、学位证、个人照片、社保流水等基本资料。为了取得信任,小杨还发来了公司营业执照以及代其他顾客申报的材料,宣称“论文也可以给顾客发表”。
聊天记录显示,见庞先生犹豫,小杨还催促道:“哥,抓紧评个副高,之后再评正高,补贴20万元。要是副高人多了,到时候补贴可就不一定有这么多了。”为此,庞先生支付了8000元。可几个月过去,庞先生发现,评审没过。进一步了解后,他才知道,按照目前条件,自己根本无法直接申报副高工程师。找到小杨理论,可小杨却辩称:“很多都是正常评审条件没够,才找外面(机构)代评,基本条件是中专及以上学历、年满18岁就可以评职称了。”
意识到不对劲后,左先生和庞先生向该公司工作人员提出退款申请。
可是,对方表示,按照协议约定,只退总费用的20%。这让左先生和庞先生始料未及。
在他们与该公司签订的协议中约定:顾客支付费用的80%为辅助个人资料信息完善费,20%为综合服务费用。公司协助顾客取得各类证书,但评审结果受顾客所提供资料以及公司的实际情况所影响,不保证一定会获取证书。如未能为顾客评审成功或评审的证书无法证实,顾客有权要求退还全部服务费用。
重庆以恒教育信息咨询服务有限公司工作人员据此回复:按照协议内容,是退还评审期间所有的服务费用。这与左先生、庞先生理解的全额退费大相径庭。
“说实话,有对方承诺,我就没细看协议,只瞄了一眼关键字‘退还全部服务费用’,我就觉得应该是全款退,哪里知道他们还玩起这样的文字游戏。”庞先生叹口气。
“哪怕这20%的费用,也是一个‘拖’字诀。”左先生称,春节前,对方称公司已经放假,节后复工再处理,可等到节后,对方又说公司已破产解散,直到现在也不见退费。
“我们去该公司注册地试图找到负责人出面解决此事,但公司大门紧闭,已经人去楼空。”庞先生说,他们选择了报警处理。
记者调查 公司人去楼空,被监管部门列为经营异常
按照左先生、庞先生提供的联系方式,记者试图添加该公司多位工作人员的企业微信了解详情,均未获得通过。
2月7日,记者来到公司注册地址发现,重庆以恒教育信息咨询服务有限公司的确大门紧闭,且从大门上的相关信息来看,此处已改为重庆伯科教育信息咨询服务有限公司。
根据公开信息,记者电话联系上法定代表人何开杰。他表示,没有通过职称评审的顾客多为团体报送,每个人自身条件不一样,也有代办成功的。具体情况,他也不是特别清楚,只有教务才知道,而教务人员目前处于居家办公状态,需后续再回复。截至记者发稿时,都再未收到何开杰的回复。
何开杰还称,目前,公司因经营不善已停止经营,但售后服务仍在进行,顾客可线上与售后人员联系,他也会想办法跟顾客进一步沟通协商,但代办产生了一定的成本费用,需扣除。
随后,记者来到该公司所属辖区的江北区观音桥商圈市场监督管理所反映此事。
市场监督管理所相关负责人介绍,此前,他们曾向重庆以恒教育信息咨询服务有限公司发过询问通知书,要求相关人员前来接受询问,但没有得到回应。因通过登记的经营场所无法联系上重庆以恒教育信息咨询服务有限公司,江北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已将该公司列入经营异常名录,提醒消费者谨慎选择。
同时,公司所属辖区的派出所工作人员亦证实,已接到相关报警,从目前了解到的情况来看,双方属于民事合同纠纷,建议向法院进行起诉。
律师说法 不满足申报条件选择代办,或涉嫌违法
北京市康达(重庆)律师事务所律师高金宽表示,根据职称评审管理相关规定,申报人员应当符合相应专业、相应级别职称评审规定的申报条件,包括学历、工作年限、专业能力及业绩等。中介或代办公司开展代办职称申报业务,并不需要特别的行政许可,只是为申报人提供材料整理、流程咨询等辅助性服务。如果申报人员满足职称评审的法定标准,通过代办公司申报职称评审,可能会高效省时一些;但是,如果申报人员自身并不满足相关标准,那么,通过代办公司也不可能通过评审。至于文中提到的“论文也可以给顾客发表”情形,不要轻易相信,也不要尝试,极有可能涉嫌侵犯著作权、提供虚假申报材料等违法情形,要承担不利的法律后果。
高金宽认为,就重庆以恒教育信息咨询服务有限公司业务人员的种种“话术”来看,可能已涉嫌虚假宣传,存在欺诈情形。结合协议内容存在格式条款的可能性,可以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主张撤销合同或者确认部分合同条款无效,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记者手记>>>
小心投机不成蚀把米
又见职称代办纠纷!为何明知有风险,还源源不断有人“入坑”?职称评定对个人职场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急功近利、投机走捷径也并不可取。
记者采访过程中,曾加入到庞先生他们组建的微信维权群了解情况。从大家的反馈来看,不少人并不符合职称评审相关标准,想“破格”获得相应职称,以为付费就能“大开绿灯”,结果“投机不成蚀把米”,事后想维护权益时,也变得没那么理直气壮。
从另一层面来看,为啥职称代办乱象屡禁不止?反映出行业监管的不足。相关部门应加强对代办机构的监管和审查,从源头上遏制乱象发生。同时,进一步优化职称评审流程,提高透明度、公开度,让真正有贡献、有能力的人能够获得相应职称。
重报提醒>>>
● 认准官方渠道,按照正规流程进行职称申报
重庆市职称改革办公室(以下简称“市职改办”)相关人员表示,合规的职称评审机构是经相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核准备案的职称评审委员会,未经核准备案的职称评审委员会评审结果一律无效。重庆市未指定任何中介或机构代办职称,市民一定认准官方渠道,按照正规流程进行职称申报。
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消息,针对国有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才,一般情况下,由用人单位对其业绩情况进行审核、公示、推荐申报,按规定程序逐级报送相应评审机构。
对于民营企业专业技术人才,一般在劳动关系所在地自愿参加职称评审。具体来说,可在创业孵化基地、高新技术开发区、科技园区等地设立的职称申报受理服务点,或通过人才中介服务机构、工商联、行业协会商会、学会等社会组织进行职称申报。经批准离岗创业或到民营企业兼职的高校、科研院所、医疗机构等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才,3年内可在原单位按规定申报职称,其创业和兼职期间工作业绩作为职称评审的依据。被派驻外地连续工作一年以上的,可按有关规定在派驻地申报职称评审。
对于自由职业者,符合条件的自由职业者也可根据属地原则,申报参加当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组织的职称评审。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开通了全国职称评审信息查询平台,面向各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用人单位及个人提供跨地区职称信息核验查询服务。用户可通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户网站以及其微信公众号等多种渠道登录查询。
● 职称评定不收取服务费代办费
按照《关于调整我市专业技术职务资格评审费标准及有关问题的通知》(渝价〔2015〕123号)收取职称评审费用(全市专业技术资格评审费标准为: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费每人420元,中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费每人240元,初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费每人120元。凡在我市参加专业技术资格评审的人员均按执行此标准),不收取所谓的“服务费”、“代办费”等其它费用。
● 弄虚作假将被列入违规失信“黑名单”
按照《重庆市职称评审管理办法》等规定,对违背诚信承诺、弄虚作假的申报人实行“一票否决”,相关情况记入重庆市职称申报评审诚信档案,列入违规失信“黑名单”。
对通过弄虚作假行为骗取职称者,撤销其职称,自撤销之日起,3年内不得申报。
● 小心职称代办4类骗局
以职称代评代办服务为名,常见的骗局有:1、谎称“内部渠道”。中介机构或个人谎称“内部渠道”以此吸引不满足条件或想走捷径的人员,声称只需缴纳一定费用,就可以取得职称。2、谎称“包过、不成功不收费”。中介机构或个人谎称“包过、不成功不收费”,通过在线平台签订协议,缴费前承诺未通过申报全额退款。申报人评审未通过要求退费时,则采取拖延、扣除高额成本费、手续费等方式不予退款。3、谎称“职称证书代办”。中介机构或个人谎称“全程代办”,无需经过正规申报程序,违法制作虚假材料。4、以职称代办为幌子实施诈骗。通过办理假证、将假证信息“挂网”(利用非法手段制作虚假网站),以此方式实施诈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