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重庆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聚力打造文化旅游强市,在传承城市文化、滋养城市文明上开创新局面。城市因文化而兴,文化因城市而盛。创新城市文化传播样态是展现城市文化特色和精神气质,传承发展城市文化、培育滋养城市文明的重要举措。创新城市文化传播样态,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动“文化+科技”“文化+旅游”“文化+产业”深度融合,激发城市文化创新创造活力,推动文化强市建设不断迈上新台阶。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创新城市文化传播样态。人民群众是文化的创造者、共享者、传承者,是推动城市文化传承发展的“本、基、源”。创新传播样态要将以文化人、以文惠民作为城市文化传承发展的核心目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创新城市文化传播样态,要关注、把握市民和游客的文化需求,通过打造好城市文化符号和传播好城市文化名片,精心拓展深度沉浸、互动性强的文化体验场景,持续提升城市文化的创造力、吸引力、感召力、影响力。以高质量的文化供给增强人民群众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真正让城市文化建设成果由人民共享,彰显城市的人文底蕴。传承发展以重庆城市精神为内核的城市文化,彰显城市文化的人民属性和时代内涵。创新城市文化传播样态既要植根于人民群众创造的文化成果,又要让人民群众在创新传播样态中更多、更好、更公平地享有城市文化。
坚持“文化+科技”深度融合,丰富城市文化传播样态。科技进步对文化创新的驱动作用日益显著,文化和科技的深度融合将突破传统的文化传播方式,为创新城市文化传播样态提供新的工具和方法,为城市文化的传播、传承和发展带来新机遇。坚持“文化+科技”深度融合要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技术基点,重点突破新闻出版、广播影视等传统传播样态,通过数字化传播,运用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技术打造沉浸式传播场景,让市民和游客身临其境地体验城市的历史场景、文化活动、自然景观,提升城市文化传播效能。通过数字导览技术迭代升级城市文化数字地图,推动城市的文化地标、历史遗址遗迹等文化资源实现立体化呈现、清晰化引导、沉浸式体验。要以网络化传播媒介拓宽城市文化传播渠道,通过短视频和直播等方式让市民和游客多渠道、多角度了解城市的历史文化,增强城市文化传播的实效性和互动性,借助科技的力量不断丰富城市文化传播样态。
坚持“文化+旅游”深度融合,激活城市文化传播样态。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可以激活城市文化传播样态,拓展城市文化消费新场景,提升城市文化的感召力吸引力,助力实现城市文化传承发展的目标。城市文化旅游线路不仅是市民和游客体验城市文化的游览线路,也是城市文化的传播线路。要深挖城市文化资源,厚植城市文化底蕴,精心打造城市文化旅游线路、筹划开展城市文化体验活动,拓展文旅消费新业态,为城市文化传播提供新的载体和渠道。要紧密结合城市文化的丰富内涵和特色,通过打造历史文化旅游线路、民俗文化旅游线路等,持续擦亮城市文化标识,创新打造城市文化地标,串点成线、连线成面,不断拓展城市文化传播空间,提升城市文化传播效能,让市民和游客通过丰富的游览线路等方式深入了解城市文化、深刻感悟城市文化、深度认同城市文化、深远传播城市文化。如依托重庆的巴渝文化、革命文化、三峡文化、移民文化、抗战文化、统战文化等,打造各具特色的城市文化旅游线路,策划开展丰富多彩的城市文化体验活动,通过创新城市文化传播样态讲好城市故事,承载好城市精神,塑造好城市形象。
坚持“文化+产业”深度融合,拓展城市文化传播样态。文化兴,百业旺。“文化+产业”深度融合已经成为拓展城市文化传播样态的重要动力,可以有效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不断提升城市文化含金量,进而推动城市文化的创新发展,实现以文兴业的城市文化传承发展目标。要紧紧围绕构建创意引领、技术先进、深度融合、竞争力强的现代文化产业体系,拓展城市文化传播样态。不断创造新的文化业态,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开发具有城市文化元素、印记、内涵的文化创意产品和服务,让市民和游客在收藏、分享城市文化符号的过程中传播城市文化,增强城市文化传播的趣味性和互动性,不断丰富城市文化传播样态,让文化产业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和传承城市文化的新载体。
(作者单位:重庆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