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海飞 中国社会科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副研究员
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上强调,新时代新征程,必须坚持用改革精神和严的标准管党治党,努力取得更大成效,确保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部署落地落实,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坚持用改革精神和严的标准管党治党”这一重要论断的提出,具有深刻的历史背景、现实考量和鲜明的实践要求。前进道路上,我们要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坚持用改革精神和严的标准管党治党,把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推进。
坚持用改革精神和严的标准管党治党是对中国共产党管党治党历史经验和新时代以来全面从严治党新鲜经验的凝练总结
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党的性质、宗旨和历史使命决定了党既要敢于和善于在自己所领导的伟大事业中不断改革创新,又要敢于和善于在自身建设中不断改革创新。党要站在时代的前列带领人民不断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必须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自身建设”。这就要求全党要紧密联系新的时代条件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以改革创新的精神状态、改革创新的思想作风、改革创新的工作方法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各方面建设,更加自觉、更有成效地把党建设好。
坚持以严的标准管党治党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中国共产党自创立以来,就非常注重以严格的标准管党治党。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成为在全国范围执政的党,自此之后,党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考验。如果不继续坚持从严治党的传统,就很容易出现脱离群众的倾向,腐败的风气就可能会在全党滋生蔓延。为此,毛泽东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就强调要从严治党、从严治吏。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我国开始实施改革开放政策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但在这一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党员和领导干部经不起考验的情况。为了使各级党员领导干部能够经得起执政和改革开放的考验,继续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必须坚持从严治党的方针。党的十三大报告指出“必须从严治党,严肃执行党的纪律”,这是我们党的文献中最早提出“从严治党”方针的。党的十四大又首次把“坚持从严治党”载入党章的总纲,在以后党的历次代表大会报告中都对从严治党进行了丰富和发展。
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全面推进从严治党”这一重要概念;在江苏调研时,又将全面从严治党作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面从严治党成为新时代党治国理政的一个鲜明特征。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锐意进取,发扬敢为人先的改革精神,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力度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以“得罪千百人、不负十四亿”的使命担当祛疴治乱,取得了一系列标志性成果,指引百年大党开辟了自我革命的新境界。以自我革命精神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是中国共产党开展自身建设的新鲜经验。
坚持用改革精神和严的标准管党治党要着眼于解决党内现实问题和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坚持用改革精神和严的标准管党治党,首先是着眼解决党内的现实问题。我们党成立以来,党中央始终坚持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一以贯之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和成效。这包括持续加大反腐败力度,铲除腐败滋生的土壤和条件;深入开展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解决了一大批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深化制度治党、依规治党,进一步提高了党领导反腐败斗争、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能力。然而必须清楚地看到,当前反腐败斗争形势仍然严峻复杂,腐败存量尚未清除,增量还在持续发生,铲除腐败滋生土壤和条件的任务仍然艰巨繁重,这些是党内存在的现实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认识反腐败斗争,一定要有历史眼光、战略高度,着眼于实现党的使命任务”“反腐败斗争必须坚定不移,任何犹豫动摇、松懈手软或半途而废,都将犯颠覆性错误”。反腐败斗争关乎民心向背、关乎事业成败。为此,必须坚持用改革精神和严的标准管党治党,从而使“腐败存量尚未清除,增量还在持续发生”之势得以遏制,让政治生态更加清明。
坚持用改革精神和严的标准管党治党,是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的需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共产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不断完善党的领导,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新时代新征程,必须坚持用改革精神和严的标准管党治党,不断清除一切损害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因素,不断清除一切侵蚀党的健康肌体的病毒,切实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保证党始终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只有这样,才能确保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核心作用的发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
坚持用改革精神和严的标准管党治党,努力在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上取得更大成效
坚持用改革精神和严的标准管党治党,总的来说,就是要勇于破除那些不适应、不符合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管党治党的思想观念、领导体制、执政方式以及组织形式、活动方式、管理办法等;就是要坚持严的基调不动摇,统筹推进思想从严、监督从严、执纪从严、治吏从严、作风从严、反腐从严,把严的要求贯穿党的建设全过程、各方面。具体来说,还需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从而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取得更大成效。
推进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政治监督最核心的要求是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在思想上、政治上和行动上始终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在思想上,要坚持不懈强化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准确把握党中央对本地区本部门本领域改革发展的目标定位和部署要求,确保思想统一、方向一致。在政治上,要坚持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决不允许搞“七个有之”,确保言行一致、令行禁止。在行动上,要坚持把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落实情况作为政治监督的重点,合力推动改革攻坚、促进高质量发展。
推动党纪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加强党的纪律建设是一项经常性工作,要引导党员、干部把他律转化为自律,内化为日用而不觉的言行准则。必须建立常态化长效化的纪律教育机制,使纪律教育贯穿干部成长全周期、融入组织管理全过程。纪检监察机关要严格执行党的纪律,准确运用“四种形态”,实事求是、毋枉毋纵,抓早抓小、防微杜渐,把从严管理监督和鼓励担当作为统一起来,使干部在遵规守纪中改革创新、干事创业。
深入推进风腐同查同治。始终坚持零容忍,把中央八项规定作为铁规矩、硬杠杠,严肃查处顶风违纪、隐形变异的“四风”问题,督促党员、干部坚决反对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树牢正确权力观、政绩观、事业观。始终保持反腐败高压态势,对重点问题、重点领域、重点对象着重抓、着力查,深化受贿行贿一起查,坚决清除系统性腐败风险隐患。提升以案促改促治实效,推动完善权力配置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机制,丰富防治新型腐败和隐性腐败的有效办法。坚持正风肃纪反腐相贯通,以“同查”严惩风腐交织问题,以“同治”铲除风腐共性根源。
强化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主要是落实党委的主体责任和纪委的监督责任。对此,党委要主动抓、主动管,纪委要把专责监督履行好、聚焦主责、干好主业,各责任主体都要知责、担责、履责。要优化责任落实考评机制,对失职失责精准科学问责。
持续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各级党委特别是市县党委要把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作为重要任务常态化地抓,让老百姓可感可及。要深化基层监督体制机制改革,把纪检监察同对基层巡察结合起来、同各方面监督统筹起来。落实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长效机制,让广大基层干部有更多精力抓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