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二月十日,市民在志愿集市上感受志愿按摩服务。记者 梅耀 摄\视觉重庆 |
“感恩重庆这片包容的土地,让我在每一场志愿服务中感受到重庆人满满的善意,也特别感谢相关部门给予留学生如此多的实践机会和历练平台,让我们在异国他乡收获成长和温暖,让我更加热爱重庆这片土地。”日前,“渝善渝美 志愿重庆”主题志愿服务活动开展,来自四川外国语大学的俄罗斯留学生莉娜分享了作为一名国际志愿者的经历与感受。
当天,重庆国际志愿服务研究中心、重庆陆海国际传播公益基金会国际志愿服务专项基金分别进行了授牌。
国际志愿服务,为何在此次活动中高调推出?作为“志愿之城”的重庆,又该如何走出志愿服务国际范?
平均5个重庆人就有一个志愿者
志愿服务的参与程度,彰显着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千千万万志愿者,展现着一座城市的文明形象。
在重庆,志愿服务队伍庞大,志愿服务精神早已融入城市血脉——
数据显示,全市志愿服务组织总量4.2万个、注册志愿者687万人,平均5个重庆人就有一个志愿者。
近年来,重庆培育了“蓝精灵”赛会服务、“山城雪豹”抢险救灾等具有重庆辨识度的志愿服务特色品牌;广泛开展文明实践“六讲”、渝邻有爱、健康义诊、川渝“河小青”生态环保等志愿服务活动143万余场次,参与志愿者1543万余人次,全市志愿者活跃率达25.90%。人民群众的生活因高品质的志愿服务而更有温度、更加美好,重庆成为名副其实的“志愿之城”。
国际志愿者,成为文化交融的人文纽带
全球化背景下,国际志愿服务扮演着促进国际交流、增进国际理解的重要角色。
2024年1月,莉娜通过学校招募,成为了渝俄经贸洽谈会暨产品展销会的一名俄语翻译志愿者。这是她第一次参加规模如此大、规格如此高的国际化大型展销活动。
最终,莉娜的表现获得认同和赞扬,她备受鼓舞,“这份肯定,会激励我在未来继续为更多人讲好中俄友好的故事、美丽重庆的故事。”
近年来,随着重庆向国际化大都市迈进,这样的国际志愿活动并不鲜见。
前段时间,渝中区委社会工作部在化龙桥街道红岩村社区启动“国际志愿服务进基层”系列活动之多彩世界篇,邀请外籍志愿者走进社区,为当地的少年儿童带来外国文化分享。活动中,3名志愿者受聘为“渝中区国际志愿服务者”。
这被视为渝中区推动国际志愿服务体系建设的初步探索。
渝中区,重庆母城,有13家外国驻渝总领事馆。截至目前,渝中区已在南纪门街道、石油路街道等,组织俄罗斯、印度、泰国、柬埔寨等外籍志愿者在文化交流、旅游咨询、医疗健康等领域服务中外游客和居民千余人次。
九龙坡区推动国际留学生参与重庆动物园科普、研学等创意活动,提升动物园服务水平,服务外籍游客,传播中国文化,展现良好的重庆风貌。
国际志愿者,通过志愿服务,成为文化交融的人文纽带,这不仅推动了不同文明间的交流互鉴,增进了全球范围内的互敬互信,同时也让各国青年在合作中增进了解,在互助中建立信任,开辟了中外人文交流的新路径。
构建志愿服务国际合作交流新格局,重庆拉开序幕
为重庆国际志愿服务研究中心、重庆陆海国际传播公益基金会国际志愿服务专项基金授牌,拉开了重庆构建志愿服务国际合作交流新格局的序幕。
国际志愿服务研究中心由市委社会工作部联合四川外国语大学打造。
“我们学校拥有多语种的志愿服务队,外语优势明显。”四川外国语大学科研处处长林移刚介绍,该中心依托四川外国语大学,将聚焦语言技能、国际形势、国情教育,建立健全一套多语言赛会、重大活动志愿服务总队培训体系,设计和完善一套重庆国际志愿服务标准体系,组建能够服务国际赛事与重大活动的国际化志愿者队伍。
研究中心将培养由外国留学生等外籍人士组成的国际志愿者队伍20—30人,能服务重庆国际赛事与重大活动的多语种国际化志愿者30—50人,以及8—10名国际志愿服务项目设计专家、项目管理专家和项目执行专家人才。还将与区县合作,培育国际志愿服务组织,并建立国际志愿服务信息与研究成果发布平台。
据悉,重庆陆海国际传播公益基金会国际志愿服务专项基金由重庆陆海基金会与重庆亚美欧文化交流发展中心联合发起,将向内拓展国际志愿者服务岗位,向外与海外高校等建立国际志愿服务网络,实现国际志愿者资源的共享与匹配。
同时,基金会还将通过搭建国际志愿服务平台,打造国际志愿服务品牌,建立集志愿服务项目展示、志愿者招募与培训、国际交流与合作、服务记录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服务场所和展示窗口。
未来,通过走出去、迎进来,重庆志愿服务将呈现更多的国际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