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的陶塑手作得了学校历史学科创新实践的特等奖。
今年暑期她从河南回来之后,用白泥捏了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的兽面纹铜牌饰。青铜铸就的铜牌饰圆角凹腰,盈盈一握。这是中国历史上发现的第一例青铜器上装饰兽面纹的器物。
关于兽的争议有很多,有说是龙山时期神面纹过渡到商周时期饕餮纹的模样,其间还杂糅了龙、鼋、鸟纹等;也有说是二里头文化时期抽象的龙蛇,表明早在夏代,中原地区的人们已经开始有了龙蛇崇拜的习俗。数百片的小绿松石镶嵌出兽面,兽有一对梭眼,又像是丹凤眼,从远古时期一直看到现在。
三四千年来,没有一片绿松石松动掉落。女儿用蓝绿和白色在白泥上描摹出绿松石的色泽,又用赭石和浓金勾勒出青铜底色。我问女儿,为什么选择做这个铜牌饰?女儿说,难道你不觉得老祖先的东西美吗,这么小,那么美。
电光石火般的震动。
想到那次下了高铁,拖着行李就直奔河南博物院,炽热带来的烦躁和旅途的疲惫多少是有一些的,但穿梭于各类文物中,突然就在一件展品前挪不开步了——玉柄铁剑。
此刻,它对我来说,不是河南博物院九大镇院之宝之一,不是代表中国考古发掘中出土时代最早的一件人工冶铁制品“中华第一剑”。它锈迹斑斑,是枚断剑,其实只有匕首大小,但是它的美直击人心——剑柄用的是和田青玉,雕有竹节纹,笔直圆润,隐隐有君子之风。剑柄顶端挖孔镶嵌了绿松石,又有天圆地方的意象。
眼泪几欲夺眶而出。我觉得我不是隔着一柄剑在看那背后的人,我是隔着一条河,大河奔流的轰鸣掩盖了其他所有的杂音——水汽的对面,是中国人刚柔并济的精神。
作为华夏文明的滥觞之地,河南有太多人和故事可以讲。“只有河南·戏剧幻城”是一个讲故事的大型容器,占地622亩,21个剧场,21个故事,故事与故事之间甚至还有勾连,大家排着长队就为了看河南的故事。女儿说,哟,这还是刷的连续剧呢。
所有故事的发端居然是《幻城》中的“孔子问礼于老子”,中国文化史上的两个巨人见面了,一个如春花明媚,一个如秋水静寂。孔子适周,将问礼于老子(孔子去了周地,要向老子请教礼的问题)。老子作为周守藏室之吏,孔子作为摄相事的鲁国大司寇,性格迥异的两人,却能因救亡图存而走到一起。老子孔子以降,所有振聋发聩的名字皆是后辈。但是,如黑格尔所言,“一个民族有一群仰望星空的人,他们才有希望。”
剧场的外围是一片辽阔的庄稼地,收割完麦子,又可以种下玉米。这是进入《只有河南》看到的第一位“演员”。
总导演王潮歌说,“从青苗慢慢成长,一直到金黄,一直到收割,一直到麦粒,到裸露的土地。这个演员在向我们表演什么?是粮食吗?不是。是岁月吗?不是。是苦难吗?不是。是时间吗?不是。是信念。”
在古老的文明之外,《只有河南》在讲述大量的“土地、粮食、传承”的故事。全国1/4的麦子产自河南,曾经,河南人甘愿牺牲,将粮食通过铁路送到千家万户。郑州这座火车拉来的城市,也不断上演着出走与归来的戏码,但河南的人就像这黄土与麦穗,映着明晃晃的阳光,散发着芳香的味道。
离开的时候,女儿问,什么时候重庆能有自己的《只有重庆》。我说,你认为重庆应该是什么样子的?女儿说,是红色的,是愈炸愈强的,是站立着的,是流光溢彩的。我说,你不是也去磁器口看过《重庆·1949》,也到重庆大剧院听过江畔音乐会吗?它们都有重庆文化的脉络。有一天,我们总会找到最适合我们的故事和讲述方式。
岁尾的时候,我去了一趟巫山。我独自一人行走在三峡龙脊,红叶还没有漫山遍野地红下去。巫峡及周边区域一直以来都是中国南北文化碰撞和交融的地区,形成得似乎猛烈了一点,就像文峰塔下的箜篌沱,一声巨响遏住了千古滔天流水。屈原的《山鬼》流淌过去了,王勃、元稹、李白、白居易、陆游、孟郊、郦道元也过去了,最后看到杜甫满心欢喜地说,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此峡一出,便将迎来壮美与辽阔了。